全球校友论坛2020:商界领袖如何从新冠疫情“复苏•重建•振兴“?

新冠疫情颠覆全球,如何才能够“复苏•重建•振兴”?商界领袖及智者分享真知灼见,为我们照亮前路

新冠疫情令全球经济增长和商业活动停顿,今后的领袖必须高瞻远瞩和适应未来新常态,还要具有创新思维,才可在这个严峻处境下克服种种挑战,迈步向前。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商学院于2020年11及12月举办万众期待的第二届“全球校友论坛”,众位名人嘉宾围绕上述议题分享独到见解,为参加者带来启示。今年活动以“复苏•重建•振兴”为题,旨在探索个人、企业和经济体的前进方向,不仅探讨如何从新冠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冲击中复苏,也讨论如何重建个人事业以至振兴企业和品牌,在新常态下取得更大成功。

基于社交距离限制,本年度“全球校友论坛”改以网上形式进行,连续三个星期举行三场不同语言的名人讲座。逆境中蕴藏机遇,新形式让中国内地、香港以及新加坡、韩国、英国和美国等全球各地的中大商学院校友一起参与,纵使分隔千里仍可聚首一堂。这项盛事今年首次开放让中大商学校的相关人士参加,让他们亲身了解使中大商学院毕业生出类拔萃的独到之处。  

除了深入浅出的讲座,我们还举行了一系列网上筹款拍卖活动,参加者可竞投一系列别具价值和意义的珍品和体验,包括与中大校长段崇智教授一起享用下午茶、与本地商界领袖共进晚餐,以及书法作品和亲笔签名著作。竞投活动所得款项将用于中大商学院的发展基金,支持教育、研究,以至环球联系及优化设施等多方面的发展。

弃其旧而新是图?

(左起) 嘉宾讲者香港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副主席兼集团行政总裁王维基,中原集团创辨人兼主席施永青,及主持人中大商学院创业专业应用副教授陈志邦博士

第一讲以广东话进行,两位名人嘉宾分别是中原集团创辨人兼主席施永青,以及香港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副主席兼集团行政总裁王维基。当今疫情带来急剧变化,企业处身在夹缝之中,一面是建基于有形资产的旧经济,另一面是运用尖端科技开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新经济,应该何去何从?两位知名本港商界巨人分享了宝贵经验和独到观点。

“这次疫情也有正面之处,就是迫使我们向前迈进。”
— 施永青

施永青先生表示:“成功的企业通常缅怀过去辉煌,因此较不愿求变。这次疫情也有正面之处,就是迫使我们向前迈进。”

施先生表示,香港传统行业包括房地产代理可以考虑改用“互联网+”模式,即是利用额外的网上服务来补足传统商业活动,例如他的公司已提供采用虚拟现实(VR)技术的网上看房服务。

“最重要是你能够幻想十年后的景况。”
— 王维基

另一方面,一手建立了全港最大型网上购物平台HKTVmall的王维基先生虽然是“新经济”的成功典范,但他强调新旧经济其实相辅相成,两者可以共存。

王先生表示:“举个例子,若你想当Uber司机,你仍然需要一辆实体车。科技只是现有商业模式上的另一层结构。最重要是你能够幻想十年后的景况。我们不能阻止科技进步,但可以改变自我以迎合未来。”

两位讲者均指出,使用科技增强现有模式时要灵活及富于想像力,这就是革新的精义。他们补充说,香港的年轻一代必须准备适应新科技所带来的转变,大学生在选择主修科时应该仔细考虑。毕业于中大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课程的王先生表示:“大学不仅是学习实用技能的地方,也是传授新思维方式的场所。如果你的思维具有批判性和创造力,即使在最艰难的时期,你也懂得如何为自己开创有利条件。”

新冠肺炎疫情及中美摩擦双重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

(左起) 主持人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教授顾朝阳及嘉宾讲者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

作为推动全球增长的引擎,中国在新冠疫情下重建经济之路,还有持续的中美摩擦,都是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第二讲以此为焦点,邀得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兼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林毅夫教授以普通话为我们深入探讨箇中情况。

林教授表示:“明年将充满不确定性。如果新冠疫苖不仅只让一两个国家接种,而是所有受影响国家,那么中国GDP将以相对较快的速度增长。”林教授引用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预测中国在2021年的增长率将达到8.2%。

“中美之间的真正问题,在于现时领先的一方抗拒对方很可能会后来居上的事实。”
— 林毅夫教授

虽然抗疫措施窒碍了中国经济增长,但林教授强调,中国这个亚洲经济巨人与美国之间的摩擦,才是决定全球经济复苏的更重要因素。他说,即使新美国总统拜登就任,中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摩擦在短期内仍可能持续,全球必须作好准备。

林教授表示:“中美之间的真正问题,在于现时领先的一方抗拒对方很可能会后来居上的事实。新任美国总统的措辞或许会较文明,但问题本质根本没有改变。”

林教授指出,中美经济脱钩对后者甚至其他西方国家都没有好处,因为中国是其产品的主要市场,特别在科技产品方面。林教授表示,为了应对摩擦持续,中国应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并深化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首先,中国必须寻求提高人均GDP,这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全球化机械人”崛起

(左起)主持人中大商学院伟伦金融学教授陈家乐及嘉宾讲者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及发展学院国际经济学教授鲍德温教授

最后的第三讲以英语进行,由瑞士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及发展学院国际经济学教授鲍德温教授主讲,他曾担任前美国总统布殊属下经济顾问委员会的高级经济师。

鲍德温以他自创的词汇“全球化机械人”(Globotics)进行讲解,这个词由“全球化”(Globalisation)和“机械人”(Robotics)两个热门词语合成。他表示数码科技促进自动化和全球化,正加快白领和专业职位的演变。

这不仅影响了法律、医疗以至新闻及金融等高增值白领工作,甚至如数据输入之类等平凡职位也未能幸免。虽然商界过去也面对过离岸外判和自动化等问题,但今次的浪潮却有所不同,不仅首次波及白领专业,而且因为新冠疫情推波助澜而更加猛烈。

电脑技术发展在过去五年来突飞猛进,于识别自然语音和翻译外语等复杂任务方面有长足进步,令机器学习日益成熟而且广泛应用,促进了这些高增值工作的自动化。

鲍德温教授说:“远程迁移(Telemigration)和软件自动化将会令几乎所有服务性职位产生一定变化,但只有极少数职位会完全消失,因为总有些事情是机器不能胜任的。” 在短期到中期,这些新科技令职位流失的速度比开创其他职位更快,因此将带来阵痛。 鲍德温教授说:“好消息是新职位仍然会出现,像以往一样。” 他补充说,有些职位无法自动化或外判至海外,将带来机会。

这包括“人性化”的工作,例如需要高超创作力、道德判断、应对未知情况、管理和激励大群人或要具备同理心的职位。他补充说,无法遥距完成的工作也将带来机遇。

“在短期来看,数码科技更迅速令职位流失,并取而代之,面前的挑战就是如何应对这个过渡情况。”
— 鲍德温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