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中國企業家長式領導的迷思

香港中文大學一項研究就家長式領導方式的有效性及其在現代中國企業中的普及程度提出質疑

工作佔據我們生活的許多時間,有人甚至視公司為他們的第二個家。與許多家庭一樣,某些公司可能都會有一位父親般的領導者,他是最終決策人,因為他「知道」甚麼是最好的。這種領導風格通常被視為家長式領導。有人指家長式領導在中國尤其有效;然而,最近一項研究試圖挑戰這種觀點,並質疑這種領導方式有否真實存在,如果有,那它在中國的企業當中是否普遍。

一個家長式的領袖是既專制,又仁慈、公正。喜歡這種領導風格的人認為它尤其適合中國等非西方文化體系。由於儒家思想和集體主義制度在中國文化、歷史中根深蒂固,人們覺得這種領導方式有效,因為民眾普遍把他們的領導人視作父親般敬仰,並依靠他來指導和保護。(「家長式領導」英文寫作「Paternalistic leadership」,帶有父權的意味,但亦可以性別中立的「Parental leadership」代替 ,這本質上都是需要僱員的高度服從性。)

然而,一項名為《家長式領導風格是否真的存在?來自兩岸三個樣本的證據》的研究調查了大中華地區內的公司,未有發現任何公司高層管理人員的領導風格中,表現出家長式領導的全部三個面向。該研究報告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管理學系教授黃熾森、專業顧問阮少娟博士、廣州中山大學蘭俊棒博士及香港樹仁大學副教授彭正敏共同撰寫。

既然沒有明顯證據支持家長式領導的存在,更遑論其有效性,為什麼管理思想家們仍然提倡此領導風格?研究人員推論說,有鑑於中國長期受王朝統治,人們或會以皇帝的形象作為一個理想領袖的原型。

黃教授指出:「中國古代皇帝擁有絕對權力,他要同時表現得有權威、仁慈和道德高尚。換言之,他是一個完美的人,只有一個完美的人才有資格領導國家。皇帝基本上就是完美的主管,以他作榜樣可能會有一定吸引力,因為人們都渴望成就偉大。但現實中並不存在這種領導者,至少在現代商業機構中找不到。」

迷思與現實的落差

黃教授和他的合作者提出了幾個理由,解釋為什麼家長式領導在現代企業中沒有被實踐。首先,員工是自願決定加入公司,這與生於天朝治下、別無選擇地只能對一個古帝國君主唯命是從的老百姓有著根本不同。

其次,家長式領導風格強調一種獎勵服從的權力結構,這可能會阻礙領導者賦予下屬自主性、授權他們辦事。下屬沒有被委以重任的機會,就無法成長和發展自己的專業技能。由於培養員工成才,是作為成功領導者的重要質素和責任之一,所以家長式領導人在這方面會失敗。

研究發現,大多數80後和90後中國企業員工不太願意服從權威領導。

在分析中國企業員工的特質時,研究人員指出,他門大多數是不太願意服從權威領導的80後和90後。研究人員推斷,一個本質很專斷的家長式領導人無法有效地管理由這族群組成的勞動人口。

黃教授評論道:「中國很多主管級人員都在報讀課程,學習如何變得不那麼專制,中國以及世界各地的管理層圈子裡都正流行一種思維,就是若要培養和發展人才,便要把工作和責任分派出去,這意味著脫離專制風格。因此,就算家長式領導確實曾經存在,中國企業界的管理風格亦正與之背道而馳。」

三種領導風格

研究人員從中國湖北、江蘇兩省以及台灣收集數據,招募了這三個地區的工商管理碩士和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生,以及大公司職員參與研究。參加者要就專制、仁慈及德行三方面的水平,對他們的主管作出評核,並需回答關於他們工作滿足程度的問題。通過梳理問卷中的答案,黃教授他們歸納出三種不同的領導風格。

第一種是「關懷型開發者」,被認為是最有效的領導風格。調查發現,在這種領導方式下,員工的工作滿足感、工作表現和對公司的投入均達最高水平。這類領導者既在乎下屬的福祉,亦關心他們的發展。他們的仁慈與德行方面都獲得高分數,專制程度則屬於低。

研究參加者需要就專制、仁慈及德行三方面的水平,對他們的主管作出評核,並需回答關於他們工作滿足程度的問題。

第二種領導風格被研究人員稱作「冷漠的威權主義者」,它在三種風格中管理成效最低。這類領導人的同情心、德行以及賦予員工權力的水平都相對較低,並且較為專制。

第三種領導風格被稱為「平庸的管理人員」。顧名思義,這類領導者在各個受評核的特質都表現中等,其領導風格的有效性亦排在中間位置。研究人員解釋道,這類型的領導者在員工表現不會對其造成損害的前題下,會給予下屬一些成長的空間。他們不會激勵員工盡力發揮最大潛能,因為他們自己也可能甘於停留在平庸的範圍內。

黃教授表示:「我們所看到最有效的領導者是一個富同情心、正直,且願意賦予下屬更多自主性和權力的人。這個人無論如何應該把自己專制的一面控制在最低水平。」

多元領導

黃教授和他的研究夥伴相信,他們得出的結果可應用於大中華地區,因為調查所採用的三個樣本代表着非常不同的情況。由於他們沒有發現任何證據支持在中國存在所謂的家長式領導風格,因此他們建議人們應該停止使用這個具誤導性詞語。

黃教授評論道:「當一個領導者表現並不專制時,我們還能稱他是『家長式』嗎?不要只看事情的表面便作判斷。我們應嘗試全面地去理解領導者,而不是靠一些凌亂的特質來進行評價。我們的研究通過觀察領導風格對員工的影響,說明了怎樣才是有效的領導方式。」

此外,研究人員建議,可以從多元化的角度開發領導培訓課程,即不必針對某種特定的領導風格,而是集合不同風格中最好的特質。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或許能夠發展出一種方向既明確又有遠見的領導風格 — 同時具有權威、德行,且懂得關懷這幾種優良的質素。

資料來源:

Chi-Sum Wong, Junban Lan, Joyce S. Iun and Peng Zhengmin. 2020. Does Paternalistic Leadership Style Really Exist? Evidence from Three Chinese Sampl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Vol. 2020, N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