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敵是友?金融科技對金融機構穩定性的影響
研究發現,金融科技革新能加強金融機構在新興市場中的穩定情況,甚至提高它們的盈利。但是,金融科技是否為企業帶來盈利和為社會帶來便利,卻要從多方面了解金融科技對金融機構穩定性的影響,以及如何有效監管金融科技。
什麼是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又稱作FinTech,近年發展迅速,改變了人們使用金融服務的方式。一方面,銀行服務自動化日益普及,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一些金融科技應用例子如加密貨幣、高頻及程式交易等新技術的出現,以及數碼錢包、點對點(P2P)網絡貸款的興起,都是金融科技對傳統金融服務供應商在某程度上帶來新挑戰的例子。金融科技顛覆常規,促使一群研究人員嘗試仔細了解其對傳統金融機構穩定情況的影響。他們發現,這種影響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市場。
金融機構的穩定情況通常是指這些機構,如銀行、經紀公司或儲蓄互助社,在沒有政府等外部力量協助下,執行財金交易或其他中介工作的能力。金融科技背後的承諾是,它將幫助金融機構提高透明度和效率,並令服務變得更方便客戶使用。其中一個金融科技例子就是流動理財,讓消費者無需前往銀行或與銀行職員交涉,便能夠進行日常的財務活動,如轉賬或支付賬單。
在缺點方面,金融科技可令金融市場變得較不穩定、使金融體系變得更脆弱。例如,金融科技使銀行因應金融市場表現而在同業之間所作的現金轉移變得又快又容易,這或會增加市場的波動性。另外,金融科技的應用非常依賴第三方服務供應商,這也可能為金融機構帶來系統性風險。最後,網上貸款平台通常無法對貸款人進行有效的信貸審查,可因而導致更高的違約風險。
內地的金融科技監管
其中一個關於內地金融科技例子,就是曾經為全球規模最大的中國P2P網貸行業,在短短幾年間徹底崩潰。欺詐、違約,甚至懷疑有龐氏騙局使許多中國P2P網貸平台焦頭爛額,最終導致政府出手整頓。官方媒體新華社報道,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2021年一月宣布,人行已取締國內所有P2P網貸平台,但仍存在超過八千億元人民幣債務尚未償還。
兩家中國內地的金融科技巨頭螞蟻集團及騰訊,近期正因商業模式受到國內監管機構的嚴格審查。部分人擔心,它們的營運模式將會累積系統性財務風險至危險水平。
瑕瑜互見
研究者之一的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金融學系副教授葉家興表示:「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基於科技顛覆性的本質,金融科技的崛起必然會對傳統金融機構帶來衝擊。我們發現金融科技的光明與陰暗面似乎互相抵消,而金融科技的應用未必會使金融機構變得更脆弱,這是頗合理的。」
葉教授與香港恒生大學助理教授馮穎康、副教授李穎欣及袁飛龍合作進行研究,題為《朋友或敵人:金融科技對金融穩定的不同影響》。
為了研究金融科技的興起對金融機構穩定性的影響,研究人員檢視了金融科技監管沙盒的設立。金融科技監管沙盒,是金融監管機構允許企業(在受限制的監管環境下)嘗試現行法例不涵蓋或不允許的新商業模式、產品或服務的一種方法。首個監管沙盒於2016年在英國推行,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自那時起,全球有57個國家已成立了共73個類似的方案。
首個金融科技監管沙盒於2016年在英國推行。
研究團隊從2010年至2017年間在路透社Datastream平台上活躍的全球所有上市銀行中抽樣調查。最後的樣本包括來自84個國家1,375家銀行。團隊利用衡量銀行穩定情況的慣用方法,發現沙箱的設立對同一司法管轄區內金融機構的財務穩定情況沒有在統計學上具意義的顯著影響。
他們發現,在扣除個別企業或市場特徵,或宏觀經濟及其他銀行特有因素後,這些金融科技沙盒對金融穩定產生的利與害往往會互相抵消。研究同時指出,總體而言,金融科技提高了金融機構在新興市場中的穩定性,但在成熟市場中卻使之有所下降。
設立金融科技沙盒監管 促進金融機構穩定和提高利潤
該研究透過觀察具體的市場特徵,還發現在金融普及程度低的市場,以設立監管性金融沙盒來推廣金融科技,至少可增強金融機構的穩定情況。這些市場的特質有:
- 每十萬名成人當中,銀行分行比例少於11.7間;
- 中央銀行資產佔本地生產總值(GDP)比率低於1.6%;
- 整個銀行界淨息差低於2.4%,或
- 撥備對不良貸款比率低於44.2%
反之而言,該研究發現在金融普及程度高的市場推出金融沙箱可能會破壞金融穩定。
此外,葉教授指出金融科技另可通過提高盈利來改善金融機構的穩定情況。根據該項研究,當一個地區內每十萬人中有少於11.4間銀行、中央銀行資產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低於1.7%、銀行淨息差不超過2.2%,或撥備對不良貸款率低於45.6%時,通過設立監管沙盒來推廣金融科技可提高金融機構的盈利。
研究發現,金融科技應用能加強金融機構在新興市場中的穩定性。
但為何金融科技會提高金融機構在新興市場的盈利?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有三個原因。首先,金融科技在新興金融市場中被廣泛使用,大大提高了投資於金融科技初創企業的銀行之盈利。其次,與科技公司的合作增加了銀行在新興市場中的營運效率。第三,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的產品通常與銀行提供的現有服務相輔相成,銀行因而吸納到更多客戶。這種互補效應在新興市場有更大的成效。
葉教授表示:「金融科技具有顛覆性,但它也是一股解放的力量。它不僅使新興市場中民眾獲得金融服務的權利民主化,而且在促進金融普及的道路上,亦扮演了關鍵角色。」
妥善監管和利用金融科技方案
金融科技行業不斷發展,政策制定者及金融機構同時設法進一步獲得科技帶來的裨益。葉教授及其團隊認為,他們的研究結果可幫助政策制定者和監管機構在不同市場更好地利用金融科技。
對於發達金融市場,研究人員建議監管機構針對金融科技造成波動的問題實施對應方案;而新興市場的監管機構則應考慮制定具體措施來鼓勵金融科技創新。
葉教授認為:「監管機構應放棄對金融科技實行一刀切監管的思維,他們需要的是定立一個按自身金融市場特質度身定做的框架。」
資料來源:
Derrick W.H. Fung, Wing Yan Lee, Jason J.H. Yeh and Fei Lung Yuen. Friend or foe: The divergent effects of FinTech on financial stability. Emerging Markets Review, Volume 45, December 2020, 1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