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真愛,資訊越多越好?

無論是尋找戀愛對象還是招聘員工,適當的資訊量都是成功配對之關鍵

現今社會,人們的衣食住行幾乎都離不開流動應用程式 。數碼平台令購物、工作、求職、旅行甚至約會都變得更為容易,只要滑動一下手指便能連繫供求兩方,憑著觀察螢幕上的圖片和數字,便能找到完美的配對,省去面對面的互動。

然而,網上配對是基於每個使用者的不同偏好,但正因為雙方偏好各異,即使資訊再具體,錯配亦在所難免,例如你想吃大排檔小炒時,偏偏附近只有高級餐廳;或是當你想租一個小蝸居,市面上的房源卻都是家庭式大單位。

每個數碼平台都要因應市場制定具針對性的資訊策略:例如Airbnb的出租方須就物業提供大量資訊;而Uber司機則只依賴用戶評級,且在接單前不會知道乘客目的地。資訊管理及策略對於數碼平台的生存非常重要,但應該透露多少資訊才可盡量避免錯配,我們所知甚少。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決策、營運與科技學系偉倫商業人工智能學教授張曉泉表示: 「一般人普遍認為,平台用家應盡其所能獲取更多資訊,但我們發現在某些情況下,較多的資訊反而不利用家,我們將之稱為『Less is more』效果。」

要理解這種現象,交友網站提供了合適的研究場景。在一篇題為《Mr. Right 還是Mr. Best:資訊多寡對網上交友偏好錯配之作用》的研究報告中,張教授及其合著者分析了中國一個主要交友網站的資料,初步檢視觀察到明顯的偏好差異:男性一般較喜歡比自己矮10厘米的女性;女性則較喜歡比自己高20厘米的男性。這種差異同樣發生在其他條件中,包括收入、資產,以及星座。

「網上交友是一個使用者特徵以及對潛在對象的偏好存在高度異質性的市場。因此,網上交友平台很適合用作研究偏好錯配,」張教授道。

網上交友平台很適合用作研究偏好錯配。

資訊較少反而更有用?

有人或會說談戀愛是「情人眼裡出西施」, 但是次研究並不涉及這種個人主觀感受,而是著眼於交友平台市場上,尋求約會雙方之間的偏好落差所形成的錯配。

對於雙邊平台而言,平台上兩邊的用家都按各自的偏好搜尋和配對對象,其主要挑戰在於建立有效的搜尋過程。張教授與澳門大學助理教授沈鴻川,以及香港大學助理教授黨矗在研究中發現,資訊量會影響配對的結果。

交友應用程式使用者可向平台上的其他人發送訊息並附上簡介,顯示暱稱、年齡、學歷及常住地等基本資訊。收訊人可點擊對方的個人介紹頁面,以獲得更詳細的資訊,包括身高、收入、生肖、星座、生活方式、物業資產,甚至吸煙習慣等。

為便於識別,研究人員稱首先發送訊息的一方為主用家(focal  user),而主用家所感興趣的另一方使用者則稱為對象人選(candidates)。研究數據涵蓋33,504名曾進行搜尋及配對的主用家的1,198,943次點擊,包含查閱個人資訊、收發訊息,以及對象人選的回應。若主用家與對象人選互傳訊息一次或以上,便會獲歸類為配對成功。

為量度偏好不匹配的程度,研究人員根據每位目標用戶的估計偏好,為每位候選人計算吸引力評分。若目標用戶心儀的候選人回覆訊息並對用戶表示好感,即代表雙方偏好匹配;但若偏好不一致,則吸引力評分較高的候選人回覆的機率較低。

分析發現,若主用家及對象人選點擊進詳細個人介紹頁面,偏好錯配的情況便會更常發生。可見獲得較多資訊並不會提高配對成功率。反之,僅憑簡介便收到訊息的對象人選,更傾向會回覆發送訊息的主用家。簡介相片或會左右結果,但研究人員在進行另一組實驗後,確定這一因素並沒有產生太大影響。

研究發現,更詳細的資料導致錯配更容易發生。

研究人員最初懷疑,被查閱詳細個人資料的對象人選可能較為挑剔,所以較難成功配對。為解答這一疑問,研究人員把對象人選的受歡迎程度量化,當中利用聯絡他們的主用家人數作計算。結果顯示,被查閱詳細個人資料的對象人選的平均受歡迎程度,低於僅被查閱簡介的對象人選;受歡迎程度較低的對象人選亦多來自被查閱詳細個人資料的一組。

張教授解釋: 「更詳細的資料導致錯配更容易發生,這很可能是因為當主用家得到更多對象人選的資訊時,他們在擇偶要求上所出現的落差就會變多,繼而增加錯配程度。」

更多的資訊有時亦有用

毫無疑問,更多資訊有助於作出明智的決定,但全面的訊息披露可導致市場失效,尤其是對於充斥著偏好錯配現象的雙邊平台。然而,在某些情況下,「Less is more」的效果或不太適用。

在Tinder、Upwork和Airbnb等去中心化的平台,使用者的偏好是影響搜尋過程的重要因素,容易出現偏好錯配。相反地,在Uber這類集中管理的平台,乘客在乎的是時間效率,而司機的偏好並不重要,因此平台隱藏目的地,直至司機確認接單,很少出現偏好錯配。

考慮到錯配的成本 — 即是使用者找不到與理想相符的配對時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若果成本較低,雙方在相互可接受的偏好範圍內有更多成功配對,就如尋找兼職工作一樣;但在錯配成本較高的環境中,例如網上交友,使用者需付出更多努力,自然希望獲得最佳的配對結果。

兩方的議價能力亦很重要,張教授指:「當談判實力不對稱時,最終結果將取決於實力較強一方的偏好。」

雖說主用家可向其他所有使用者發送訊息,但這種毫無過濾的做法其實是廢時失事。一定的資訊量有助用家篩選出不符合標準的對象人選。張教授表示: 「在作出配對前,須要獲得最適當的資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