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疆界 邁向多元未來

隨着西方經濟及政治形勢持續轉變,全球商業教育正逐步東移。中大商學院的專科碩士課程近年吸引愈來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學生,他們既看重學院嚴謹的學術水平與廣泛的業界人脈,亦被香港在亞洲經濟轉型中的戰略定位所吸引。同時,香港特區政府積極推廣「留學香港」品牌,透過增設獎學金及多項支援,為全球人才提供友善的學習環境,進一步吸引人才來港。學生能紥根於國際最佳實戰經驗,親身參與亞洲蓬勃發展的未來。

連繫東西的橋樑

「我選擇亞洲和中大商學院,是因為學院的國際聲譽,以及跨地域發展所帶來的機遇。」挪威學生 Erlend Rivenes Hagen 在倫敦完成本科學位後,現正於中大商學院修讀房地產理學碩士課程

本身從事建築業的Erlend,希望深入了解國際房地產投資及中國商業運作模式,並在亞洲建立專業網絡。「教學團隊擁有豐富的業界經驗,而學院與各大企業的緊密聯繫,讓我能直接觀察全球策略如何因應本地環境調整。這對我建立國際房地產事業的目標至關重要。」


Erlend Rivenes Hagen(房地產理學碩士課程)

來自法國的 Zoe Roge 現正修讀金融學理學碩士課程。她曾先後於法國 EDHEC商學院、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就讀。在新加坡求學期間,Zoe對亞洲金融市場產生濃厚興趣,後來決定來港深造。「這個地區發展之快,以及在全球金融舞台上影響力日增,都是吸引我來港的原因。」

Zoe 獲「史美倫金融獎學金」資助來港升學,作為計劃一部份,她亦有份參與港交所的研究。她表示:「香港與中大商學院為我提供理想平台,讓我深化專業知識,並親身了解亞洲與國際企業如何合作。無論我將來在任何地區從事金融工作,這些經驗都十分寶貴。」

Zoe Roge (金融學理學碩士課程)

學術與實踐並重

香港的地理優勢與國際商業環境固然重要,但最終下定決心赴港求學,幾位學生都提到中大商學院的體驗式學習模式,融匯學術理論與實踐應用。

烏克蘭學生Oleksandra Medved早前移居捷克,在布拉格修讀本科課程,期間曾到中大交流一個學期,讓她親身體驗到這裏的學習模式。「有別於我以往所接觸較偏重理論的教學方式,中大的教學着重實際案例與小組討論。」她回憶道:「這種強調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方式讓我很易投入並相當有效,促使我回到中大商學院修讀商務分析理學碩士課程。我相信課程能令我從容應對多變的世界,創造有意義的事業。」


Oleksandra Medved (商務分析理學碩士課程)

來自巴西的Ariel Migliorini Mercado同樣被這種教學模式吸引。他於中大完成全球研究本科學位後,現正修讀可持續環球商業理學碩士課程。「我來自社會科學背景,習慣討論理論。」Ariel說:「現在我希望將知識轉化為實際策略。此課程強調體驗式學習和協作,兼具學術實力與業界經驗,令整個課程更具實踐性與多角度思維,既能上承我的人文背景,也能下啟我的分析力和解難的思考方式。」


Ariel Migliorini Mercado(可持續環球商業理學碩士課程)

今日市場連結明日產業

擁有全球最具經濟活力的粵港澳大灣區,為學習體驗開拓另一層面。今年大灣區11 個城市的本地生產總值將超過14萬億人民幣,學生置身其中,能近距離接觸重塑全球商業格局的市場與創新機會。對國際生而言,這種地利不僅讓他們得以從旁觀察,更能積極參與其中。

Ariel視大灣區為理解現代商業的「實驗室」;Zoe則形容它是「金融與創新的動力核心,全球資本與區域增長的匯聚點」。對 Oleksandra 而言,香港的國際金融、深圳的科技生態圈與廣東的製造業融匯交織,創造無窮潛力。最重要的是,這個環境充滿各式各樣的新興機遇,包括可持續商業、數據分析、金融及其他商業領域,讓他們一展學術專長及事業抱負。

「這正是中大商學院的聲譽與人脈最具價值之處。」Oleksandra 解釋:「透過企業參觀、考察之旅,以及職業發展支援,我們能直接了解香港及整個大灣區的商業實況。此外,我們亦可與頂尖跨國企業及創新公司建立寶貴關係,為畢業後的事業道路開拓機遇。」

跨文化聯繫

對國際學生而言,適應新文化與學習環境極具挑戰,特別是語言差異、陌生的社會文化,以及與家人相隔千里。然而,香港的國際化特質,加上中大的校園生活體驗,讓學生能從容將挑戰轉化為成長機遇,這並不是一般設於主要金融中心的商學院可以比擬。

「來港之前,我最擔心的是語言障礙。」Zoe 回憶道:「不過到步後,發現這裏的人都非常開明和包容。」

對 Oleksandra 而言,校園環境本身就令她更容易適應新生活。「儘管香港是個繁忙熱鬧的城市,中大校園卻充滿恬靜翠綠、生機盎然的氣息,是專注學業和個人生活的理想地方。」

多元化的國際學生群體,讓學生習慣在不同文化和思維之間協調取捨,為未來在多元世界中發展做好準備。「我視這段經歷為成長與重新出發的契機。」Erlend 表示:「我的目標是與來自不同背景的同學交流,建立知識與有意義的聯繫,為未來鋪路。」

對這幾位國際學生而言,報讀中大商學院並非單純的地域選擇,而是希望讓自己置身於國際與亞洲商業實踐交匯之處,親身體驗東西商業文化如何互相啟發、融會貫通。正如 Ariel 所說:「最重要的不是最終的目的地,而是過程中培養出跨越文化界限、昂首前行的能力與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