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身分能激發創造力

multiple-identities-creativity

新的研究探討了多重身分如何影響創造力的表現以及兩者之間的複雜關係

「水平思考」(Lateral thinking)創始人愛德華·狄波諾(Edward de Bono)表示:「沒有創造力,就不會有進步,我們只是永遠重複著既有的模式。」水平思考又稱為非線性思維或橫向思維,是一種以打破常規的視角、在事物之間創造出前所未有的關聯來解決問題的方法。

創造力被視為克服困難的一個法門,亦是帶來更光明前景的催化劑。員工的創造力是一家機構革新的基礎,且在提高競爭力、確保生存以及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之作用。

過去有數項研究探討了個人身分如何影響人們創造力的表現,惟並未充分發掘創造力與多重身分的關係。身分是指個人如何就其所擔當的一個特定角色詮釋自我;多重身分則是基於同時擁有的多個角色來定義自己。

擁有多重身分是否會使人更具創造力?如果是,那會在甚麼情況下發生?為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管理學系副教授劉芷申聯同中國中南大學講師王楊欣,以及韓國成均館大學副教授Kim Youngsang 進行了一項新研究,題為《擁有多重身分的人更具創造力?矛盾與意識的作用》

「多重的身分賦予人們不同的角色視角和身分行為標準,從而形成多個認知模式和情感框架,這使他們體驗到更多的矛盾,並提升創造力的表現,」劉教授說。

矛盾創造的表現

現有的學術著作指出,個人會根據不同的社會角色構建身分認同,並可同時展現出多個身分。一個人不會只用一種角度(例如工作)去詮釋自己,人的身分還包含了我們在家庭、社區甚至社團裏的角色。

creativity
創造力被視為克服困難的一個法門,亦是帶來更光明前景的催化劑。

因此,具有多重身分的人可能會在認知及情感層面上經歷矛盾 — 即對某人、事、物或意見同時帶有相抵觸的態度或感覺。認知矛盾(Cognitive ambivalence )代表正面和負面思維並存;情感矛盾(Emotional ambivalence)則牽涉複雜交錯或互相衝突的感受。認知矛盾會帶來一種不協調感,驅使個人積極地從記憶及現有經驗中尋找資訊,為產生新構思提供更多的原材料。

「個人獲取和找回的資訊及知識愈多,形成原創構思的可能性就愈大,」劉教授表示。「認知矛盾還會幫助個人同時承認、接受並積極去平衡對立的取向,令新的構思變得更具實用性。」

經歷情感矛盾的人通常會覺得這種狀況很奇怪,這促使擁有多重身分的人看到一個不尋常的環境,並讓他們保持謹慎。劉教授道:「情感矛盾令個人維持對所處環境的仔細分析,從而延續他們尋找創新、有效方案的努力。」

多重身分帶來更大的矛盾心理

理論上,認知及情感矛盾都會促成多重身分與創造力表現之間的正相關關係,但研究結果揭示了更複雜的情況。

研究團隊進行了兩項調查來測試他們的假設。研究人員邀請了來自中國採礦及建築公司的僱員填寫問卷,判斷他們的多重身分及矛盾;他們的主管則受邀請評估僱員的創造力表現。

第一項調查證實了多重身分擁有者會出現更大的認知及情感矛盾的假定,而這兩種矛盾會提升創造力的表現。 第二項調查亦印證了同樣的正相關關係,然而,促成多重身分與創造力連結的是情感矛盾,而非認知矛盾。

「也許受訪者較容易混淆了他們的情感和認知矛盾的經歷,兩者的相關度非常高,」劉教授解釋。「情感矛盾產生的效果很大,掩蓋了認知矛盾帶來的影響。」

意識的調節作用

研究人員再進一步審視了多重身分、矛盾及創造力表現之間的關係在甚麼情況下表現堅固或薄弱。在參考過現有學術文章後,研究人員提出,意識(Mindfulness )或會強化矛盾與創造力表現之間的關係,並繼而加強多重身分的間接影響。

意識的特徵包括對吸收新資訊的開明態度、定立新類別,以及對多種觀點的認識等。意識度高的人會對於各種觀點較為敏感及注重,這有助他們在經歷矛盾時,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複雜性和模糊性,避免作出簡單且以偏概全的結論。

分析證明,意識通過情感矛盾影響著多重身分與創造力表現之間的關聯。具體而言,當意識度較高時,多重身分通過情感矛盾刺激創造力的間接關係會變得更為明顯;認知矛盾則未有發揮作用。

creativity-multiple-identities
僱員應在工作上利用「多重自我」帶來的好處,而不是將自己規限在特定、單一的角色上。

然而,在另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並未找到證據證明意識能促成矛盾與創造力表現之間的直接關係。這突顯了意識的調節效應的複雜性。劉教授指出:「如果一個人充分意識到自己的矛盾思維,他有可能會感到更加困惑,並用更多的資源來整理自己的思緒,變相可能會削弱他的創造力表現。」

預防弊端

是次研究不僅提出了嶄新的理論研究方法,亦為實際應用提供了具價值的參考。由於擁有多重身分的人很可能更富創造力,研究人員建議僱員可透過代入不同角色思考,來增強他們找到創新意念的能力。舉例而言,一位男性產品設計師可以以設計師、男性、兒子、父親、下屬及主管的角度來檢視自己的作品。

此外,研究建議,管理層應評估具有多重身分的應徵者是否較適合創意職位。「管理層可鼓勵僱員在工作上發揮自己的『多重自我』,而不是將他們規限在特定、單一的角色上,」劉教授說。

與此同時,劉教授亦提醒管理層要更加關心具多重身分的僱員的心理健康,因為矛盾的心理可產生負面影響。例如,多重身分,尤其是相互衝突的身分,往往會導致焦慮和困惑。

她表示: 「擁有多重身分的僱員由於自身的矛盾經歷,可能會面臨很多困惑或猶豫不決。」「因此,我們建議管理層為那些僱員提供一些壓力管理計畫或正念培訓,以助他們應對混沌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