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家庭平衡可改變人的性格
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取得平衡會對人的性格及事業產生正面影響;反之則會帶來損害
競爭激烈的工作場所和勞神費力的工作可引起許多負面情緒。與此同時,家庭生活裏的種種高低起伏亦可讓人陷入五味雜陳的情感漩渦中。大部分成年人對於要在各方面的責任中取得平衡感到焦慮。根據人力資源諮詢公司Randstad 去年發表的白皮書Reimagine Work White Paper 2022,香港三分之二的受僱人士都曾過度加班,導致「工作—家庭衝突」(Work-family conflict)。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然而,較少人意識到在工作與家庭中的經歷可互為影響,並在日積月累下改變一個人的性格。一項題為《生氣了?工作—家庭經歷對性格特質之影響及兩者交互關係》的新研究發現,良好的工作家庭安排有助成年人養成正面的性格,相反則會帶來負面影響。
「『工作—家庭衝突』對僱員的表現及身心健康影響深遠。這些衝突反映出工作與家庭存在一種關係,它可能會改變我們的行為、思想和感受,進而對性格產生影響,」負責帶領該項研究的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管理學系副教授李文東指出。
性格特質可以在人的整個生命中持續演化,但卻普遍被認為在青春期至剛踏入成年期的階段定型,有關中、老年人性格發展的研究相當有限,這方面的空白須要得到正視,因為影響工作及家庭的經驗可導致行為、思想和情緒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或會對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造成影響。
過往的研究雖有探討個人在工作、家庭及其他領域的經歷如何塑造其性格,但大多數都集中於單一領域,而且不同研究得出的結果亦不盡相同,因此,人們對於工作、家庭兩者如何互動並影響性格發展仍缺乏了解。
事業親情顧此失彼
「工作—家庭經歷」(Work-family experiences)是指個人在兼顧工作和家庭責任時須要面對的各種情況。這些情況會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包括「工作—家庭衝突」、「工作—家庭增益」(Work-family enrichment),以及「工作—家庭互利」(Work-family facilitation)。
當工作及家庭的需求相抵觸時,便會出現「工作—家庭衝突」,導致壓力和繃緊的情緒。反之,「工作—家庭互利」則代表着一個人在工作或家庭的經歷,使他履行另一邊的責任時變得更為容易。
在是次研究中,李教授及其團隊審視了「五大」類性格特徵,這一分類有助於理解一個人的個性。外向性(Extraversion)是指一個人外向、善於社交的本質。親和性(Agreeableness)代表友善及樂於與他人合作。認真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反映工作有條理、具責任心。情緒不穩定性(Neuroticism)與情緒波動或易於感到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有關。最後,開放性(Openness)代表具好奇心及創造力。
李教授及團隊隨後進行了兩項縱向研究。第一項利用Midlife in the United States調查的三階段縱向數據,其樣本由7,000多名美國國民組成。第二項研究所用的數據來自密歇根大學研究計劃The Health and Retirement Study,該計劃對美國50歲或以上人士進行抽樣調查。兩項研究均使用潛在分數變化模型(Latent change score analysis),分析隨着時間過去,「工作—家庭經歷」與性格特質形成所表現出的交互關係。
兩項研究所涵蓋的平均年齡跨度分別為42歲左右至61歲左右,及56歲左右至64歲左右。研究人員較早前觀察到,性格特質一般在人生的早期階段(如30歲以前)或70歲之後形成。然而,本項研究找到了證據證明,人即使在中、老年階段仍會發展出一些性格特質。
研究團隊發現,「工作—家庭經歷」對外向性及情緒不穩定性兩類性格特徵具明顯影響,但對認真盡責性及親和性的影響卻有限。情緒不穩定性是引發「工作—家庭經歷」出現惡性循環的因素之一;外向性則可帶來良性循環。
負面的「工作—家庭經歷」銖積寸累,會造成情緒不穩定性上升及外向性下降;相反地,持續擁有正面的「工作—家庭經歷」有助減低情緒不穩定性和提高外向性。
研究結果另指出,外向的人會較傾向尋求並獲得較多的社會支援,這使他們能夠長期有效地駕馭多個人生角色。另一方面,情緒不穩定的僱員情緒狀態容易波動,這可能與工作與家庭之間存在較多衝突有關。
上述的交互關係經年累月持續產生相互作用,不受年齡或性別影響,教育程度及職業亦沒有帶來顯著差異。惟研究人員警提醒,應小心解讀這些結果,因為調查樣本僅來自那些自願提供資訊的人,而且沒有關注特定職業。
「我們研究的對象樣本來自美國全國,加上我們沒有調查不同職業之間的差異,因此我們不知道哪些職業更容易受到影響,」李教授說。「我估計,工作—家庭衝突嚴重的行業或較容易受到工作家庭關係對性格特質的影響。比如,在香港,這類行業包括金融、銀行及房地產,但影響可能因地區而異。」
捨短取長
研究結果顯示企業及個人應該更加注重「工作—家庭經歷」對性格特質的潛在影響,並考慮採取更多減少「工作—家庭衝突」、提升「工作—家庭增益」的方法。旨在減少「工作—家庭衝突」、提升「工作—家庭增益」的措施日起有功,可對僱員的性格特質產生正面影響。
舉例而言,企業可以採納家庭友善的工作安排,例如遠程辦公或靈活工時,以幫助僱員更好地兼顧工作及家庭責任。僱員亦可實踐更多促進「工作—家庭增益」的行動,包括撥出時間全心陪伴家人,或找到工作以外的興趣和愛好。通過減少「工作—家庭衝突」、提升「工作—家庭增益」,個人可更好地應對「工作—家庭經歷」,並一直保持正面的性格特質,這對他們的職業生涯及健康或可帶來深遠裨益。
「了解『工作—家庭衝突』如何改變僱員的性格非常重要,」李教授表示。「僱員的性格特質會影響他們的表現、身心健康,以致整體壽命。而鑒於性格特質與身體及心理健康息息相關,它們可導致醫療保健成本上升,在社會層面造成較廣泛的影響。」
此前已有不少研究證實,某些性格特質,如情緒不穩定性,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精神障礙等健康問題的風險上升有關。這些健康問題會導致個人及整體社會的醫療成本增加。
「因此,倘若商業機構對之置若罔聞,整個社會便須承擔其後果。這也是我認為政府應就這問題加強立法規管的原因,」李教授補充道。
此外,企業及社會能透過實施注重工作生活平衡的家庭友善措施帶來正面效果。這些措施,如彈性工時以及在工作場所增加支援,不僅惠及僱員,而且有助於營造更具包容性、互相扶持的環境。
在本港,政府便制定了「家庭友善僱傭措施」,其中有多項建議,包括育兒假、子女託管服務及其他形式的支援。通過推行這些措施,政府正在創造一個良好環境,有利於促進個人、家庭的福祉及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