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螢儀教授榮獲2020年度文化心理學傑出貢獻獎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卓敏管理學教授康螢儀榮獲2020年度文化心理學傑出貢獻獎,以表揚她一直領導文化心理學界的發展,以及在理解文化與心理過程方面所作出的非凡貢獻。

文化心理學傑出貢獻獎由個性與社會心理學學會(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SPSP)頒授,以表揚傑出學者。獲獎學者的研究工作大大提升文化心理學及相關範疇(研究文化與心理過程的交點)的知識,而他們亦持續在研究、教學或服務方面作出貢獻,使相關領域得到明顯進步。

康教授表示:「很榮幸能夠獲得這項殊榮,對此我感到很高興。我在職業生涯中一直致力推動文化心理學的研究,獎項對我來說意義重大。」


康教授於2月9日由個性與社會心理學學會舉辦的2021年度文化心理學進展預備會議(2021 Advances in Cultural Psychology SPSP Preconference)上致辭。

負責籌辦個性與社會心理學學會年度文化心理學進展預備會議2021(2021 Advances in Cultural Psychology SPSP Preconference)的幾位學者,包括:Jozefien De Leersnyder教授、Ayse Üskül教授、Igor Grossmann教授及Krishna Savani教授共同撰寫了對康教授的頌辭,詳述康教授獲多名學者提名角逐獎項的原因。原因如下:

「康教授在雙重文化心理學方面進行了創新的理論及實證研究,為文化心理學研究帶來不少啟發。她認為,應把重心從文化群體間之靜態差異,改為研究文化在個體及社會裡功能特性及轉變的動態過程。

康教授一直嘗試採取跨學科的方式進行研究工作,將研究文化心理學的典型方式與其他領域的嶄新見解相互融合。這些領域包括人格心理學、行為經濟學、群際關係,近來她甚至融入神經科學與遺傳學領域的見解。

在康教授的職業生涯中,不僅出版了多份優質的科學刊物,更於多方面對她的研究領域作出了莫大貢獻。打個比方,她曾擔任多本頂尖的期刊及系統叢書的編輯,其中包括《文化心理學促進系列》(Advances in Culture and Psychology series)及《牛津多元文化認同手冊》(the Oxford Handbook of Multicultural Identity)。

同時,她亦其他學者合作在中國創辦了個性與社會心理學暑期學院,在內地50多間大學及研究單位培訓了逾150名研究生、博士後研究員及助理教授,致力推動社會及個性心理學科學的國際化,並為無數人樹立了榜樣,成為了他們的導師。」

個性與社會心理學學會(SPSP)於1974年創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社會及個性心理學學家組織。學會目前擁有逾7,500名會員,積極促進社會及個性心理學在科學、教學及應用方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