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 跳出框架的建二代

土木工程师出身的彭一邦(Derrick)(EMBA 2007),大学毕业数年後返港参与其家族建筑生意,亲自到建筑地盘监督一砖一瓦,甚至於路轨”铺石仔”,一步步取得团队信任,到今天以行政总裁的身份,带领本地老牌建筑工程公司俊和转型为亚洲联合基建控股并致力推动业界发展。

他笑言自己总是”不愿接受现实”,但这却让他赢得今天的成就与尊重。”一旦有了清晰的目标(objective),就没有事情能叫我放弃。建筑行业的本质是解决问题,而我相信没有问题是解决不到的。”

亲上火线 赢得尊重

Derrick大学毕业後在美国从事顾问工作,数年後母亲召他回家族企业帮忙,考虑到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双亲,便毅然回港。他在地盘从低做起,期望汲取工程管理经验,但同事对他仍有所忌讳,刻意安排他坐在上层办公室保持距离。”我知道必须由我主动打破僵局,於是我每天都径自到地盘视察,跟前线同事和老师傅了解工程进度和运作,主动列席会议,又自荐填补空缺的人手,既让我累积实战经验,又能减轻同事工作负担”。当时大家也没想过,这位”太子爷”竟然会亲自铺石仔建路轨,甚至做没人愿意做的苦差 ——徒手清理污水井,弄得双手沾满淤塞物。”我并不是要刻意证明什麽,而是有问题就要解决,拖延和逃避都没帮助。”

虽然吃过不少苦头,但他身体力行及勇於承担的态度,让他取得团队的尊重,前线工作经验亦让他渐渐领悟出领导的要诀:”工程师的工作有汗有泪,并非只顾看图纸执图纸,事前还要有周详计划,还需要有效的沟通,才能令每个单位畅顺运作而不至出错。”他形容建筑工程团队像足球队一样,大家需要有充足的默契,互相补位,同心协力才能创造好成绩。

作为家族企业第二代掌舵人,Derrick言出必行丶亲力亲为的个性,助他赢得员工的信任。

破旧立新 长线投资

当Derrick工作稍有成绩,父亲却於2010年突然离世,令他顿失方向,曾一度挣扎是否应该继续留任。深思过後,他忆起父亲的教训:”我还记得当年做义工,直到深夜才归家,父亲质疑我’一对手做到几多’,训责我应先用心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才能推动’一百对手一起帮人’,发挥更大的成效。”最终,他决定为工作重新定位,让公司成为承传使命丶贡献社会的平台,自此积极为公司及业界出谋献策,又成立慈善众筹平台,为病童和罕见病患者筹款,回馈社会。

建筑界长期面对人手不足问题,接手公司後,Derrick亦要解决”人和”的问题。早年公司形象因工程争议受损,他形容当时投标只是”陪跑”,人事部同事更直言”叻人不会拣我们公司”。经过一番尝试,他决定由根本入手,推出”精英培训计划”,招募毕业生加入公司到不同部门实习,培训他们成为公司的管理层,又津贴中高层的管理员工进修增值,甚至成立女团为公司及业界宣传,重塑多元和充满活力的形象。他更进一步创立香港建造商会青年会,亲自到各所大学宣传解说,希望吸纳更多新血加入业界发展,凝聚一班有志在建造业发展的年轻人才。他笑言每次提出创新的点子都会被泼冷水,但即使被视为”天真”,他仍会坚持理念:”决定要做的事,再难也要做到”。

Derrick说:”弄清楚’为什么而做’(objective),目光放远一点,就自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建筑项目策划如是,管理如是,人生如是。”

除了人才培训,他亦心系工地安全。他慨叹社会对工地意外习以为常,但人命关天,事後任何的赔偿亦无法让死伤者家属释怀,唯有厘清安全责任,加强安全意识,才能避免不幸事件。”庆幸业界在这方面基本上都是有共识的,但我希望推动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放烟花式的,看起来美好但成效转眼消逝。”

谦虚真诚 正面思考

修读中大EMBA让Derrick认识不同界别的成功人士,既能成为知己,同时亦提醒自己要保持谦逊。当中”《易经》的领导智慧”一课,让他感受至深:”好坏都总有转机,凡事都要考虑正负两面,保持开放,探索出路。”他也藉此勉励刚毕业的年轻校友,保持谦虚真诚丶好学的心态,不要计较付出,静候机会。”人都会有自己的问题和弱点,要勇於面对这些问题,才能克服不足,成长至另一阶段,主宰自己的人生。”

Derrick(上图:後排左一;下图:後二排右五)EMBA班上的同学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杰出领袖,他很享受彼此的交流学习。

原文在2022106日发布于中大商学院校友通讯平台上,获中大商学院校友事务与发展办公室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