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機場新時代(二)——大數據的運用

各地機場正透過大數據分析解決方案,協助機場監測客運大樓內的人流及停機坪上的交通,並讓管理人員可以看到實時的訊息。

大數據是現代科技的一個重要概念,然而不少人會問:究竟大數據跟一般的數據分析有甚麽差別?在資訊爆炸的年代,網絡上、生活上充斥着多樣的數據,難以單靠人手作簡單分析,需要利用精密的電腦程式作大規模的總體分析,發掘數據之間的隱藏關係、市場趨勢等,從而幫助企業分析最新市場資訊。透過了解消費者需求及公司營運情況,企業能夠因應市場變化調節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提升營運效益。

商界如何利用大數據?

大數據不只是科技發展的一環,更改革了各行各業的營運模式,廣告行業便是一例。現今的顧客群,尤其是年輕一輩,大多使用網絡搜尋功能尋找合心意的產品和服務。此時,網絡搜尋器及社交媒體透過收集用戶的搜尋紀錄、評分及留言等數據,推測用戶的個人喜好,同時預測市場變化。因此,我們瀏覽社交媒體時收到曾經瀏覽過的商品的廣告訊息,並非單純的巧合,而是經過精密計算、度身訂造的廣告訊息。精密的電腦程式處理大量的用戶數據和分析不同客戶群的實時需要,不但大幅節省了廣告媒體及商店用作分析數據的資源和時間,更靠着預測市場變化的能力,讓企業能早着先機,設計未來的產品。

至於在金融市場,支付寶及轉數快等電子貨幣與支付方法,讓銀行和其他公司透過分析我們的收入、買賣紀錄及信貸紀錄,推算我們的喜好、購買力及風險承受能力,從而為我們度身訂造投資計劃。一方面使投資變得多元及個人化,另一方面強化銀行風險管理能力,提升營運效益。過去,銀行一般只參考客戶過往的信貸和交易數據。如今有大數據技術的幫助,銀行可納入更多更複雜的數據作分析和評估,更精準預測客戶的違約風險,減少銀行的損失。

航空業如何利用大數據?

世界各地的樞紐機場每天都要處理上千班航機的升降,每班航機都牽涉大量數據,包括抵達時間、乘客人數、飛機機種等。要分配好航班升降次序以至閘口的編排,實在是一大難題。面對日益攀升的客貨運量,這些機場又是如何利用科技疏導空中交通?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的研究團隊有幸到訪新加坡樟宜機場作實地視察,並訪問了當地的管理團隊,了解到當地的機場協同決策系統(A-CDM)如何提升處理航班的效率,減少延誤,從而改善旅客的飛行體驗及機場的營運。

空管系統負責安排數以百計航班的起降次序及停泊位置,維持空域交通的秩序和安全。樟宜的機場協同決策系統(A-CDM)透過共享數據的方式得知將於兩個小時內起飛或降落的航班資訊,從而更準確地預測航班起降的時間及潛在的航班延誤情況,藉此對航班的起降次序和資源管理作出更完善的安排。例如,若有航班延誤起飛,該航空公司能以共享信息的方式通知目的地機場,重新調配行李運輸或機艙清潔的人手至先降落的航班。對於轉機旅客,大數據意味着根據實時資訊預測他們能否趕及下一趟飛機,航空公司能在航班延誤的情況下為這些旅客提供航班轉換、酒店食宿等附加服務,保證旅客的整體飛行體驗。

大數據除了能提升航班升降效率,更有助機場當局了解乘客的實時需要。數年前,樟宜機場內多處增設平板電腦,供旅客對機場各項設施評分和提出意見,意見範圍包括出入境程序、購物體驗,甚至洗手間的滿意程度,以便作出即時及長遠改善。例如當有旅客在評分系統投訴洗手間衛生情況不佳,機場方面會即時調配人手前往清潔,確保旅客的滿意度長期處於高水平。

大數據有別於一般數據的地方除了量(volume)大,另一核心是數據多元共享。當機場內的多個持份者(如︰機場管理局、航空公司、商店及餐廳等)改變過往獨享客戶數據的做法,透過開放數據平台分享不涉及客戶隱私的數據,機場和商店能更精準推斷出將來的趨勢,制訂更貼近客戶需要的業務發展策略。樟宜機場商店的銷售點終端(Point of Sale, POS)零售系統,由機場方面負責管理,配合從航空公司及其會員計劃獲得的數據,有助分析旅客的消費習慣,從而引優化其銷售策略及供應的商品。

從此可見,大數據可以提升機場的運營效率,更能為機場的各持份者帶來精密的顧客數據分析,好讓公司能因應實時的顧客需要提供相應的產品及服務,提升整體旅客的滿意度。

大數據對香港的航空業有甚麽啓示?

香港國際機場作為樞紐機場,航班準時表現正面臨挑戰。當中的原因不難推敲:一方面,內地的航空管制經常導致往返内地的航班出現延誤;另一方面,旅客及貨運量持續攀升,香港每天都有一千多架飛機升降,冠絕鄰近地區。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估算,到了2036年,客運量將會上升近一倍。面對日益增長的航空需求,爲了保持香港作爲航空樞紐的地位,機場的擴充刻不容緩。三跑的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但最快也要到2023年才竣工,還沒有計算當中有機會出現的延誤。香港機場正使用前文提及的A-CDM系統,紓緩容量壓力,減少延誤。總括而言,加強使用大數據能有助香港國際機場提升空域管理和日常營運效率,在現時有限的土地資源下擴充機場容量,保持香港國際機場的領先優勢。

本文為智慧機場系列文章之二,接下來還有兩篇文章就自動化及物聯網技術在航空業中的應用作更深入的探討。

撰文: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Innovation X Business @CUHK
共同召集人:中大商學院航空政策研究中心行政主任及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系教授馮嘉耀、中大商學院航空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及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系高級講師袁志樂博士
成員︰中大商學院航空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助理袁沛汶、國際貿易及中國企業課程二年級生盧揚丹、政治與行政學課程三年級生黎芷婷

相片由香港機場管理局提供。

本文最早於2019年7月5日之《信報》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