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气候末日恐慌 以趣味推动环保行动

冰川融化、物种濒危、极端天气频现⋯⋯过去数十年间,环保宣传经常采用灾难性画面和警告标语,试图唤起大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不过,从过往经验所得,过于强调"末日论"往往使人感到无力、麻木,甚至变得反感而弄巧反拙。要激发民众积极回应气候危机,我们亟需重新演绎环保行动。

过于强调气候灾难徒添无力感

根据一项学术研究显示,高达98%的环境报道均属负面,反映坊间普遍认为诱发恐惧是改变习惯和行为的必要手段。这种以"末日论"为主轴的敍事方式虽然能即时抓住眼球,却难以激发持续的行动力。一项有关人类认知的研究指出,当我们对某种情况感到绝望时,我们会将这种绝望与"不作为"联系在一起,"目标导向行为"亦会因而减少。

这研究结果,正正呼应了行为科学中的经典理论——"习得性无助"。该理论从持续电击狗只的实验中证实,当个体反复经历无法控制的负面事件时,他们会逐渐失去对环境的掌控感,从而变得被动而不作抵抗。在气候变化的情境中,灾难性的敍述容易使人产生无力感,认为个人行动无法改变大局,于是便会陷入无所作为的状态,任由情况恶化。

重塑气候敍述激发行动

因此,近年气候变化的主调开始脱离灾难性敍述,改为主张将环保行动融入大众的兴趣和日常生活中。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商学院毕业生、MTR Lab 旗下Carbon Wallet联合创办人郑智韬(工商管理学士综合课程2019)便将减碳行动与奖励机制结合,鼓励绿色新生活。

郑智韬认为减碳行动须以轻松、有趣的方法阐述,而非使用冰川融化或北极熊挨饿的照片让人生厌

郑智韬指,要令气候行动从抽象的环保议题转化为具体的个人行为,应从正面回馈和奖赏着手,以增加参与者的成就感;同时,将减碳行动阐述成轻松、有趣的生活日常,并以"正面激励"诱发持久的行为改变:"关键在于运用正确、正面的敍述来激励气候行动,又或将环保行动游戏化,而不再是通过冰川融化或北极熊挨饿的影像来让人感到厌恶和无所作为。"郑智韬相信,当人获得正面回馈,他们的环保行动方得以持续下去。

传统智慧认为信念驱动行动。不过,一项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揭示了一个相反的视角,强调透过自我说服,行动可以驱动信念。简而言之:行动最实际。而郑智韬更认为,个人行动和集体行动可以相辅相成,例如透过订立具时效性而实际可达的群体环保行动目标,将个人行为与集体连结,共同贡献然后分享成果,能进一步鼓励个人参与。他强调,最重要是使人踏出行动的第一步:"我们必须认清行为改变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所以我们的方法是让绿色生活变得有趣且容易,专注于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的行动,因为我相信行动会激发更多的行动。"

郑智韬揉合不同的学术观点,致力以积极行动改成气候危机的敍述

以科学新思维领导气候革命

在推动气候革命的旅程上,郑智韬以市场学为主轴,行为科学及心理学为辅,将气候行动融入大众日常,也改写了主流声音对气候危机的负面敍述。这种融汇各家学术的新思维,不但更有效地激发大众积极投身绿色行动,也使环保事业朝向更科学化的方向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