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贯通科技与人文 人工智能变革肩负重任

近期,DeepSeek等开源人工智能模型与普及化工具备受瞩目,为全球产业注入革新动力。企业可借助强大人工智能提升生产力,无需投入高额基础设施或昂贵的授权费,个人亦可近乎零成本增强专业技能。人工智能对商界表现影响深远,根据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研究显示,早在DeepSeek问世前,采用人工智能主导生产的企业,生产力已提升2.4倍,收入增长2.5倍。随着技术演进,这一趋势将持续加速。
然而,将人工智能转化为实际商业价值仍具挑战。波士顿咨询公司研究指出,落实人工智能的障碍七成源于人员与流程问题,技术因素仅占五分之一,而算法的限制更仅占一成,突显“人”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关键。
Z世代的优势:融合传统与创新
王文洋(环球商业学2022)亲历这场科技变革。作为数字原生的Z世代,他自小与人工智能和数字科技为伴。他表示:“从读大学初年GPT2推出时,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完成功课,到今日在工作中运用ChatGPT处理行政事务,或使用人工智能驱动的代码编辑器开发软件——这些工具大幅拓展我们的潜力,使我们能专注于提升业务、生产力及更高价值的工作。”
凭借对数字技术的掌握与商业敏锐度,王文洋利用科技协助企业推动业务现代化。他创办初创企业Flowclass,协助教育机构将收费、对学生的讯息提示等繁复流程自动化,亦创立Flowtura,帮助企业进军数字经济。
然而,Z世代创业者在推动科技应用之际,发现比想象中的复杂。王文洋指出:“人工智能尚未能完全自动化关键业务流程,一些工序如审批、评估与跨部门协作仍需人工监管与问责,令许多中小企却步。此外,不少企业数字基础设施不足,短期内需逐步采用数字科技。”
“过去两年,我们与过百家教育机构合作,发现企业与整体经济仍需时间适应变革。”王文洋强调,关键在于帮助机构分析可行的策略,发掘技术机遇,并提供针对解决业务痛点的合适方案,将科技转化为真正商业价值。
王文洋的初创企业致力帮助教育机构使用科技实现业务现代化,搭建数字原生与非原生世代之间的桥梁。
新时代的竞争优势
人工智能与大型语言模型的发展,使知识与技能唾手可得,同时简化创作流程,处理复杂任务,但亦为人才培养带来挑战。随着人工智能自动化并逐步接管一些传统由毕业生及职场新人承担的工作,企业正重新审视招聘策略。德勤事务所研究指出,自动化趋势或导致初级职位减少,压缩年轻人寓学于职的机会。这引伸出一个关键问题:下一代职场新人应如何锻炼基础技能,以确保他们的长远发展?
王文洋认为,快速学习与持续发展专业已成为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人工智能或许会令技术较低的文职人员失去工作机会,科技缩短专业技能寿命。关键在于未雨绸缪,主动拥抱新技术,以免被时代淘汰。唯有不断精进学识、提升适应力,才能确保自身的竞争优势,在未来职场继续发光发亮。”
他亦提倡建立学习型社群:“台湾和泰国等地的自由职业文化十分盛行,很多人通过工作以外的学习获取新技能。年轻专业人士组成社群,交流技术知识与行业趋势,共同成长。香港年轻专业人士亦可借鉴此模式,不断提升自我。”
王文洋认为,在人工智能革命的时代,快速学习与持续发展专业对Z世代而言至关重要,以确保自身的竞争优势。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
随着人工智能重塑职场与工作模式,教育应如何为未来世代作好准备?撇除传道授业,王文洋认为,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灵活运用新技术,并保持兼容并蓄的思维。
“基础知识仍不可或缺,因为我们需评鉴人工智能生成的出产。例如,若缺乏网页开发或设计基本能力,如何判断人工智能生成的代码或图像是否符合标准?若我们不理解业务流程,又如何推动自动化以配合运营需求?人工智能可以提升我们的能力,但我们仍需把关。”
科技日新月异,持续学习与拥抱变革的思维同样关键,“唯有培养终身学习的素养,才能从容应对变局,谋划未来。”王文洋强调,人工智能时代的成功关键,仍系于人类独有的软实力——创造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情商、道德判断与人文关怀,“只有强化这些核心素养,我们才能善用人工智能技术,塑造出一个提升人文精神,而非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