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可能会改变你的性格,反之亦然

事业成功和自我发展之间的关系超乎想像地密切

那些工作已经有些年头的人或许也还记得第一次领工资时的心情。多年过去,很多人都会意识到他们已经走了很远,也会感慨自己的性格或者所认识的人在这些年里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某个安静的时刻,兴许会冒出一个偶然的念头: 是性格在影响我们的收入,亦或是收入在塑造我们?

一项新的研究揭示出,人的性格和金钱收入之间的相互影响可能比我们意识到的更为密切, 二者在相互交织中彼此塑造。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商学院管理学系副教授李文东表示:“金钱收入增加代表一个人的事业正有着显著的进展,他的社会地位也在提高。”

“这种正面的强化会促使员工进一步利用当前有效的工作方式和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行为、思想和情感的变化很可能会促使性格发生深层次改变。”

 

李教授最新的研究挑战了人的性格是相对固定和一成不变的假设 — 这种观点认为内向者永远内向、外向者永远外向,随和者恒常温厚,而争强好胜者始终锋芒毕露。这也对应了一句俗话,性格决定命运。他的论文《性格特质与收入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一个连续时间统合分析》更进一步指出,某些性格特质还甚至还可以预测未来的收入变化。

另外。这项研究还揭示了加薪可能带来的隐性弊端。薪资增长伴随的正向强化效应可能使员工固守常规工作模式,最终阻碍他们探索提升绩效的新方法。

“因此在加薪后,企业或许还应通过激励机制鼓励员工提出创新工作策略,跳出思维定式来激发创造力。” 李教授补充道。

薪资和性格:谁先改变谁?

李教授与他的博士生,联同南卫理公会大学教授张震、上海财经大学助理教授张昕,以及美因茨约翰内斯古腾堡大学教授Christian Dormann ,分析了来自全球 11 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型纵向研究数据,这些研究共计覆盖134,551名参与者。

所有入选研究均至少测量了大五人格特质(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中的一项指标及三个以上时间点的个人收入数据。这些特质指的是构成每个人独特性格的五个主要人格维度,包括情绪稳定性、尽职尽责性(如可靠和勤奋)、宜人性(如友好)、外向性(如社交活跃程度),和开放性(如好奇心和接新体验接纳度)。

被李教授团队纳入分析的这些研究对参与者进行了长达四至十九年的追踪调查,李教授及其合作者综合了所有研究结果,并分析了同一人的性格和收入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的模式,从而详尽地阐述了两者之间有何关联。

收入增加代表一个人的事业正有着显著的进展,他的社会地位也在提高。

研究发现,金钱收入增加后,个体的尽职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往往会提升,而且收入变化对这两种特质的后续发展也有显著影响。

换言之,收入的增加似乎会逐渐使员工变得更守纪律、更可靠、更沉着冷静。另一方面,一如预期,那些变得更加认真负责、情绪更加稳定的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收入则会有更大的增长。

有趣的是,外向性跟金钱收入的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越是外向的人日后似乎越难挣到更多的收入,而获加薪的人往后通常变得更加内向。

尽职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和外向性对工资的影响会随时间而波动,在性格特质评估约一年后影响最为显著,随后则趋于减弱。

更有趣的是,其他性格特质与加薪呈负相关。工资增涨会显著降低宜人性,但宜人性对工资增长的影响尚不清晰。

“随着时间的推移,尽职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的提升跟员工收入的增加呈正相关,” 李教授说:“我们的分析还显示,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外向性跟收入之间的相互影响是负面而且显著的。”

事业成就重塑我们的内在特质

收入和性格之间的联系是双向的,但如何解释我们的性格与账户余额/金钱之间这些有趣的联系呢?研究人员基于控制论大五人格理论(Cyber​​netic Big Five theory)提出了若干解释机制。

薪资增长伴随的正向强化效应可能使员工固守常规工作模式,最终阻碍他们探索提升绩效的新方法。

如前文提及,加薪会强化我们当前的工作策略和行为模式,并反过来激励我们打磨并深化这些策略的运用。这种机制会深化个体的动机稳定性和严谨性,以及情绪和社交方面的稳定性。

然而控制论大五人格理论认为,收入的增加难以对员工的探索和冒险行为形成有效激励,而这两种行为能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外向性和开放性特质。根据实证研究结果,研究人员认为上述五种特质可以对应与职业策略相关的两大维度:稳定性(Stability)和可塑性(Plasticity)。

可塑性特质包括外向性和开放性,当原有计划不足或环境发生变化时,这类特质促使人们更换策略,以适应不确定的环境。稳定性特质则包括尽职尽责性、情绪稳定性以及宜人性,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保持稳定,避免为实现长期目标而制定的策略受到干扰。

当事业遭遇挫折时,员工往往会调整策略,探索新方法或采取新策略来推动事业发展 — 这正体现了开放性的一个特质。他们还可能会变得更加外向,通过积累社会资本,以促进事业发展或探索其他可能性。在一段时间后,这些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不同生活领域形成习惯。

李教授指出:“从理论上讲,更高的工资有可能会增强自信心和探索精神,但我们的实证证据显示,收入越高,反而可能导致更强的稳定性和更弱的探索行为或更低的外向性,这可能是因为员工会安于既有的高效工作策略而非追求新的尝试。”

事业发展和薪酬激励

企业应辩证认识该机制的收益与风险,找到员工稳定性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平衡点。

关键在于,我们的个性并非完全受限于职位描述。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专业领域的成功与挫折必然会在性格中留下印记,而这些经历又会反过来塑造我们未来的发展轨迹——或走向更好,或趋向更糟。

李教授指出,他们的研究结果对员工和企业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收入提升可能会渐渐使我们变得更加尽职尽责、情绪更加稳定,但同时也会削弱我们寻找新策略的外向性和探索倾向。

他建议员工应注意这些潜在的转变,以便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企业也应注意,用加薪激励员工这种常见的做法可能会对员工的性格发展产生一些意料之外的影响。

“虽然收入增长可以使员工更稳定可靠,但也可能降低他们寻求新策略和新目标的倾向,也就是说,他们的探索精神、创造力和冒险行为可能会减少。这可能不利于企业适应新环境或应对不确定性。”

为减轻加薪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李教授强调企业应辩证认识该机制的收益与风险,找到员工稳定性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平衡点。它们应采取支持型管理等实践举措提高员工自主性、鼓励员工探索新思路,以培育他们工作的内在动力,提高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