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也可造福社會嗎?

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顯示失業能促進公共物品的貢獻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席捲全球勞動力市場。今年四月,美國失業率攀升至14.7%,已達到大蕭條以來的最高水平。即使是一直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中國,在今年首兩個月已失去了500萬個職位,二月份官方公布的失業率也飆升至破紀錄的6.2%。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預測,中美以外的其他國家也難以獨善其身,全球約16億人的生計正面對直接威脅。

然而,黑暗中總有一絲光明。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提出證據顯示,失業率上升實際上或會鼓勵更多人從事有利於社會的活動。

這項研究題為《失業與數碼公共物品的貢獻》,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副院長(創新與影響力)及決策科學與管理經濟學系教授張曉泉聯同東安格里亞大學Michael Kummer教授與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Olga Slivko教授合著。

作為義務工作活動的代表,該研究報告聚焦歐洲債務危機期間,以開放式協同合作方式營運的網上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上的內容貢獻,當時歐盟多個國家無力為政府債務再融資,導致之後失業人數激增。

張教授指出:「我們發現,較高的失業率,反而令義務貢獻者更落力參與維基百科內容的製作和編輯,內容添加比率亦隨之提高。在失業率上升的地區,維基百科文章的閱讀率也較高,來自匿名或臨時編輯的內容編輯量亦有所增加。隨後而來,高度活躍的用戶人數上升了,結果平台上的內容也增加了。」

分析公共物品

研究人員首先針對德國進行地區層面的分析。他們選擇以德國數據作為起點,是因為該國政府實施了「短工津貼計劃」(Kurzarbeit),讓需求較低的企業縮短員工的辦工時間,並根據其實際工作時數計算薪酬,政府則會向員工支付所扣減薪酬的60%。

結果證實,德國地區失業率上升導致義務人士更積極參與德語版維基百科的內容編輯和製作,該網上百科全書也因此增添更多內容。參與編輯的人數,高度活躍用戶人數以及維基百科文章的編輯量,全部都錄得增長。

具體來說,在失業率上升的受影響地區中,匿名內容的貢獻有所增加,顯示這些匿名成員很可能是維基百科社群的新用戶。2009年一月,正當歐債危機重創德國經濟期間,以千字節(kilobytes, KB)為單位的信息貢獻量增長了約9%,第二個月更增加近10%。在接下來的六個月,更錄得了接近4,340次編輯,內容量約為55兆字節(megabytes, MB),而1兆字節相等於1,000千字節。

為了驗證這批德國數據集分析結果的可靠性,研究人員複製這項研究,在其他受到歐債危機影響的歐洲國家進行。最終樣本包含二十個維基百科語言版本,包括保加利亞語、希臘語和意大利語。英國和西班牙等國家雖然同樣飽受歐債危機影響,但由於這些國家的語言在世界各地廣泛使用,因此被排除在外。研究人員還發現,由於歐債危機期間歐洲失業率的變化較大,因此對維基百科內容增長的影響亦較大。

根據這項研究,每月進行五至一百次編輯的休閒維基百科用戶人數增長14%,而編輯頻率較高的用戶亦增加了13%。在歐債危機開始後的十二個月內,受影響國家的維基百科瀏覽率,相比不受影響國家的8%,大幅飆升到20%。此外,維基百科內容的增幅更高,達到了12%至22%,並且在隨後的幾個月內增幅明顯更強勁。

研究帶出的意義

張教授解釋說,這項研究在實踐和政策方面都具有重大意義。他說:「首先,許多志願機構都提供寶貴的公共物品,從救災到公眾可獲取的知識,對整個經濟都很重要。」他補充說,了解經濟危機與人們從事義務工作之間的關係,對他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大西洋兩岸的傳媒都在爭論,在經濟低迷時,人們究竟較願意,還是較不願意投身義務工作?然而,這類報告只基於慈善機構在正式場合中,義務工作者以身體力行方式從事義務工作而編寫的,而忽略了在此背景以外所進行的社會公益事務。

張教授評論說:「過去數十年來,許多社會中的個人工作時間一直在縮減。隨着自動化和數碼化日趨普及,對人手需求不斷下降的趨勢將會持續。」

張教授續評論:「人類歷史出現了多次社會和經濟進步的情況。每一次這樣的社會和經濟結構調整都帶來了新的生產和消費方式,但與此同時亦會帶來不幸的後果,就是擁有老舊技能的工人被淘汰而失業。我們的研究結果支持人們將時間重新分配給生產相關的活動,以應對結構性經濟轉變。」

由於經濟狀況惡化而帶來的寶貴知識貢獻,也帶來了其他有益效果,但卻往往被決策者所忽略。這可能是一個新穎的渠道,通過推動個人動機來促進網上公共物品的貢獻。

張教授說:「政策制定者可以通過鼓勵社會中的活躍群體更有系統地貢獻網上知識來增強這些有益效果。雖然財政補助可能會推動經濟復蘇,但政府對網上公共物品貢獻的支援,將提供寶貴的知識交流渠道,並有助於鼓勵社會技能升級,從而轉危為機。」

資料來源:

Michael Kummer, Olga Slivko, Xiaoquan (Michael) Zhang (2020) Unemployment and Digital Public Goods Contribution.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