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商學院與特許另類投資分析師協會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金融學理學碩士課程欣然宣布,與特許另類投資分析師協會(Chartered Alternative Investment Analyst Association,簡稱CAIA)建立合作夥伴關係。2025年4月1日,雙方於中大商學院舉行合作簽署儀式。

CAIA協會是全球另類投資教育領域的權威機構,致力協助專業人士掌握私募股權、對沖基金、房地產及創業投資等領域的專業知識。

PL1_0556
是次合作由中大金融學理學碩士全日制課程主任岑岭教授 (右)與CAIA亞太區董事總經理Nick Pollard先生(左)共同簽署
PL1_0325
PL1_0245

在合作框架下,中大商學院學生將可優先修讀CAIA專業課程、參與業界交流活動,並獲取CAIA特許資格認證的獎學金申請機會。該認證為國際公認的專業資格,有助學生於另類投資領域拓展事業版圖。

簽約儀式後,業界專家展開專題討論,探討全球另類資產規模持續擴張,深入分析其對全球金融市場的深遠影響,以及相關領域的就業前景。

PL1_0608
PL1_1093
PL1_0799
PL1_1164

中大MiM論壇2024-25啟迪逆境自強的未來領袖

2025年3月14日,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管理學理學碩士(MiM)課程連續第七年舉辦MiM論壇。這項年度旗艦活動吸引約100名MiM課程學生、校友、嘉賓和教職員參加,就如何領航全球動盪局勢展開深入交流,共商致勝策略。

論壇當日, MiM課程主任劉芷申教授致開幕辭後,由四位傑出校友進行分享,鼓勵學生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下化危為機,以前瞻思維保持競爭優勢。

school news-mim-forum-2025-02
(左起)MiM課程主任劉芷申教授;星展香港零售銀行業務及財富管理市場推廣及傳訊執行董事趙慧盈女士(IBBA 1992, EMBA 2002)
school news-mim-forum-2025-03
寶潔(香港及台灣)品牌功能與商業營運高級總監陳天健先生(MBA 2013)
school news-mim-forum-2025-04
仲量聯行香港辦公室租賃諮詢高級總監羅信希先生(IBBA 2010)
school news-mim-forum-2025-05
瑞穗投資銀行副總裁梁譽騰先生(MAcc 2019, MBA 2022)

四位傑出校友分享了不同行業的實戰洞見。

  • 星展香港零售銀行業務及財富管理市場推廣及傳訊執行董事趙慧盈女士(IBBA 1992, EMBA 2002探討營銷演化過程對當代企業的啟示,發人深省。
  • 寶潔(香港及台灣)品牌功能與商業營運高級總監陳天健先生MBA 2013透過公司的增長策略,闡釋如何應對複雜的經濟挑戰。
  • 仲量聯行香港辦公室租賃諮詢高級總監羅信希先生IBBA 2010就2025年及以後的香港寫字樓市場走向,提供前瞻性分析。
  • 瑞穗投資銀行副總裁梁譽騰先生MAcc 2019, MBA 2022分享在不明朗環境下,亞洲金融樞紐的投資趨勢。
school news-mim-forum-2025-06
school news-mim-forum-2025-07
school news-mim-forum-2025-08
school news-mim-forum-2025-09

論壇設有互動問答及交流環節,參加者積極參與,擴展社交網絡。

中大商學院2024屆畢業生慶賀卓越成就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第九十四屆頒授博士、碩士及學士學位典禮於2024年11月17日舉行。九所學院於11月14及17日舉行學士學位畢業典禮;而中大商學院則於11月16日舉行博士及碩士學位畢業典禮。

 

11月16日,超過900名畢業生和1,300名嘉賓齊集百萬大道,共同慶祝及見證珍貴時刻。典禮由中大副校長(策略發展)陳偉儀教授揭開序幕,並由榮譽嘉賓、以及獲得2024年度Beta Gamma Sigma香港中文大學分會榮譽會員名銜的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MBA 1994)致辭。作為資深科技領袖,黃先生鼓勵畢業生在職業生涯中善用科技推動業務,為香港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02_scaled
中大副校長(策略發展)陳偉儀教授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03_scaled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MBA 1994)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04

隨後,學位頒授儀式正式開始。五個博士課程和14個碩士課程的畢業生逐一上台,接受中大商學院院長周林教授及課程主任的祝賀。這個簡單而隆重的儀式象徵他們的學習旅程正式告一段落,展開人生的新篇章。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05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06
中大商學院院長周林教授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07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08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09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10
畢業生代表韓妙哲博士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11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12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13

同日,校友事務與發展辦公室為成績優異的碩士學位畢業生舉辦院長嘉許名單頒授典禮。周林教授祝賀並寄語得獎者:「在你們開展新旅程的同時,希望你們能銘記並實踐中大校訓『博文約禮』,致力成為一個富有同理心、責任感和誠信的領袖。」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22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21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23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20

當日,鄭裕彤樓設置了畢業主題的場景佈置及道具,吸引大批畢業生與親友到場拍照留念。此外,場內亦設有櫃位換取畢業專屬禮品及售賣紀念品的攤位,為這珍貴的日子增添氣氛。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14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15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16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17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18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19

如欲查看畢業慶祝活動及院長嘉許名單頒授典禮的完整相冊,請按此

中大商學院金融學理學碩士課程校友日凝聚行業領袖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金融學理學碩士課程於2024年6月1日舉辦校友活動。超過250名校友聚首一堂互相交流和分享,度過一個別具意義的下午。

活動由春華資本集團創始人及董事長、中大商學院客座教授胡祖六博士揭開序幕。胡博士於主題演講中,展望未來中國經濟,強調在瞬息萬變的環球格局下,各界更應緊密合作,共同應對挑戰和抓緊機遇。

school-news-msc-in-finance-alumni-homecoming-02
活動上午環節於鄭裕彤樓舉行,由春華資本集團創始人及董事長、中大商學院客座教授胡祖六博士進行主題演講。
school-news-msc-in-finance-alumni-homecoming-03
活動上午環節於鄭裕彤樓舉行,由春華資本集團創始人及董事长、中大商學院客座教授胡祖六博士進行主題演講。

於交流午宴席間,五位身為課程校友的金融高級行政人員,分享對資產及財富管理的洞見,並暢談他們的職涯經歷,為活動畫上圓滿句號。

school-news-msc-in-finance-alumni-homecoming-04
超過250名校友於活動聚首一堂
school-news-msc-in-finance-alumni-homecoming-05
金融學理學碩士課程(兼讀制)課程主任張華教授為活動致歡迎辭
school-news-msc-in-finance-alumni-homecoming-06
金融學理學碩士課程(全日制)課程主任岑岭教授感謝各位演講嘉實及校友出席活動
school-news-msc-in-finance-alumni-homecoming-07
傑出校友於午宴分享他們的職涯經歷及行業洞見
school-news-msc-in-finance-alumni-homecoming-08
傑出校友於午宴分享他們的職涯經歷及行業洞見
school-news-msc-in-finance-alumni-homecoming-09
校友於活動間作出寶貴的交流

中大金融學理學碩士課程榮獲2024年《金融時報》全球排名榜第25位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金融學理學碩士課程(以下簡稱「中大金融學碩士課程」)於2024年度《金融時報》金融學碩士課程(無工作經驗)排名榜中晉升四位至全球第25位,穩踞亞洲第四位。

是次成績乃中大金融學理學碩士課程自2017年參與有關排行榜以來取得的最佳排名。課程於多個主要評分指標表現優秀,包括於「職業輔導服務」獲全球第四,以及於「校友網絡」獲全球第五。職業輔導服務包括課程為學生提供的職涯規劃諮詢、個人發展、社交活動、實習機會和招聘等支援;而校友網絡則指其在學生畢業後於就業機會、創業、招聘等相關方面的支援。另外,調查亦顯示校友畢業後平均薪酬增幅達83%。

中大金融學理學碩士全日制課程主任岑岭教授對排名結果表示歡迎:「對於再次獲認可為全球最頂尖的金融學碩士課程(無工作經驗)之一,我們深感榮幸。這個成就彰顯了我們為畢業生提供全面職業支持及經營全球校友網絡的決心。我們將繼續改進課程,透過嚴謹的學術訓練和與市場緊密結合的商業研習項目,務求讓學生掌握全新金融理論、量化分析能力,及大數據相關金融技能,確保畢業生能夠充分準備,應對人工智能人才需求的增長,為瞬息萬變的金融行業帶來突出價值。我們將持續追求卓越,為金融教育的未來貢獻力量。」

岑岭教授續指,這項成就證明了課程以學生爲中心的小班教學模式卓有成效。項目將繼續充分發揮課程的三大特色,包括高師生比的互動學習、全職助教定期課後輔導,以及一對一個性化職業諮詢服務。

《金融時報》此項排名榜針對專為沒有以至少量工作經驗的學生而開辦的金融學碩士課程。今年度排名是根據商學院及2021年畢業的校友所提供的資料計算得來。

按此了解更多有關2024年《金融時報》金融學碩士課程(無工作經驗)排名榜詳情。

中大商學院資訊與科技管理理學碩士課程慶祝培育科技領袖25載

2024年5月4日,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資訊與科技管理理學碩士課程舉辦25周年晚宴,凝聚超過250位業界領袖、學者、校友、學生和教職員一同慶祝。

school-news-itm-25-anniversary-02
中大商學院院長周林教授致歡迎辭。
school-news-itm-25-anniversary-03
賴錫璋工程師,BBS,JP為晚宴擔任主禮嘉賓,與年輕專業人士分享持續學習在數碼時代的重要性。
school-news-itm-25-anniversary-04
決策、營運與科技學系系主任周翔教授強調學系透過策略性演變,力求進步。
school-news-itm-25-anniversary-05
資訊與科技管理理學碩士課程主任王偉泉教授分享課程最新發展。
school-news-itm-25-anniversary-06
一眾嘉賓在台上主持銀禧慶祝儀式。
school-news-itm-25-anniversary-07
一眾嘉賓在台上主持銀禧慶祝儀式。
school-news-itm-25-anniversary-09
資訊與科技管理理學碩士課程校友會會長傅桂源先生(MScITM 2011)分享未來的校友活動規劃。

晚宴承蒙香港互聯網交換中心諮詢委員總監、前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以及資訊與科技管理理學碩士課程顧問委員會前任榮譽主席賴錫璋工程師,BBS,JP出席並擔任主禮嘉賓。賴工程師分享多年在不同界別的豐富經驗,並勉勵年青一代在數碼時代下更要持續學習,反思人工智能的角色。他強調:「時間是世上最寶貴的,因此我們必須加以善用。人工智能既能為我們省時,但我們亦需要了解其影響和局限,並以合乎道德和負責任的方式運用。」

資訊與科技管理理學碩士課程於1998年開辦,旨在協助管理人員掌握尖端資訊科技知識和管理技能,為機構在全新環球知識型經濟下,提升生產力和競爭力。多年來,課程建立了強大而緊密的校友網絡,連繫超過1,500名來各行各業的傑出英才。

school-news-itm-25-anniversary-08
school-news-itm-25-anniversary-10
school-news-itm-25-anniversary-11
school-news-itm-25-anniversary-12
school-news-itm-25-anniversary-13

中大商學院商務分析理學碩士課程慶祝培育商界精英十周年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商務分析理學碩士課程慶祝成立十周年,於2024年4月20日舉辦一連串誌慶活動。

誌慶活動以一場精彩的論壇揭開序幕,讓師生就商務分析在各行業的影響及發展分享真知灼見。

在論壇上,八位校友透過分享各自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闡述商業分析在互聯網、銀行、金融和諮詢等不同領域的實際應用。 他們還就人工智能、大數據和跨學科融合等廣泛話題的最新趨勢進行討論。

此外,陳植教授高翔宇教授亦分享他們對商務分析發展的寶貴見解,強調掌握前沿知識和技能,對於滿足產業不斷變化的需求及保持優勢至關重要。

CYP_8852
CYP_9273

誌慶活動於晚上以維多利亞港(維港)輪船遊作結。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台北等地的校友歡聚一堂,一邊欣賞維港的迷人夜景,一邊沉浸於熱烈的交談和精彩的表演中,共創難忘回憶。

7
12
9
13

香港交易所及中大商學院公布史美倫金融獎學金計劃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今天(星期五)宣布與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中大商學院)合作成立新的研究生獎學金計劃。此年度獎學金計畫旨在表彰剛剛卸任的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倫在其光輝的職業生涯中對香港、中國內地和國際資本市場發展所作的重要貢獻。

史美倫在推動香港和中國內地金融市場的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包括籌備H股上市制度和拓展互聯互通機制,連接兩地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和企業。她也長期倡導企業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包括帶領成立香港交易所慈善基金,自2020年以來香港交易所慈善基金已合計捐出超過4.4億港元,以支持不同慈善項目。

香港交易所主席唐家成表示:「香港交易所希望以此獎學金計劃向史美倫致敬,感謝她卓越的領導和對香港資本市場的長期貢獻。過去三十年,史美倫為金融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尤其是在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充滿活力的國際金融中心和中國市場不斷開放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她激勵了整整一代香港金融業專才,更成為金融界的女性典範。我相信未來很多年史美倫仍將作爲一名值得我們信賴的導師和顧問,繼續推動市場發展。」

史美倫表示:「支持和鼓勵優秀的年輕人是我一直以來非常熱衷的工作,我非常榮幸香港交易所以我的名義推出這個研究生獎學金計劃。香港、中國內地及國際資本市場正在不斷進步,擁抱創新和科技,不同市場之間的聯繫也越來越緊密,希望這項獎學金計劃能激發區內的經驗和知識交流,推動業界發展。在過去六年擔任香港交易所主席是我的榮幸,我會繼續以顧問和支持者的身分為香港交易所及區內市場的未來發展貢獻力量。我非常期待未來與獎學金的獲得者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院長周林教授表示:「我們衷心感謝香港交易所一直以來的支持和慷慨捐贈,並與我們共同設立史美倫金融獎學金計劃。 這項獎學金代表著我們培育下一代環球金融人才的共同理念,同時鞏固我們商學院的前列國際地位,以及加強香港領先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透過這項獎學金計劃,我們希望能夠成就更多優秀人才,為金融業作出貢獻,並推動區内外的資本市場蓬勃發展。」

史美倫金融獎學金每年將頒發給一名或多名於香港中文大學進修金融課程的研究生,香港交易所將連續6年每年撥款20萬港元支持獎學金的營運。該獎學金計劃將由中大商學院負責管理,預計於今年稍後正式推出。獎學金獲得者將有機會在香港交易所工作交流或參與集團的一些項目。史美倫金融獎學金計劃將由香港交易所贊助,並與香港交易所慈善基金目前參與的大學獎學金及研究資助計劃形成互補,共同扶持香港學生及學術研究的發展。

中大MiM論壇2023-24探討全球市場趨勢與創新

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管理學理學碩士(MiM)課程主辦,一年一度的MiM論壇於2024年3月22日舉行,吸引超過60名MiM課程學生、校友、嘉賓和教職員參與,一同探討環球市場新興趨勢與創新科技發展,以及對未來商業的啟示。

MiM課程主任劉芷申教授為活動揭開序幕,並勉勵學生在瞬息萬變的環球商業格局中裝備自己:「真正的領袖獨具慧眼,即使在變幻莫測中仍能洞察並抓緊機遇。」

論壇中,四位傑出校友與參加者分享充滿啟發性的行業洞見。

school news-mim-forum-2023-24-02
永泰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業務發展副總監譚善軒先生(MBA 2021)
school news-mim-forum-2023-24-03
德勤中國管理咨詢總監李錦龍先生(EMBA 2022)
school news-mim-forum-2023-24-04
諾和諾德香港有限公司市場部主管曾慧敏女士(MBA 2018)
school news-mim-forum-2023-24-05
HandyRehab(Zunosaki Ltd.)聯合創始人及行政總裁張晧程先生(IBCE 2016)

永泰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業務發展副總監譚善軒先生(MBA 2021探討金融科技的迅速發展以及對全球金融業的影響;德勤中國管理咨詢總監李錦龍先生EMBA 2022概述了數碼技術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促使人力資源管理轉型。

另一方面,創新科技亦為醫療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諾和諾德香港有限公司市場部主管曾慧敏女士MBA 2018闡述科技如何優化護理服務以及影響藥劑業的未來路向。HandyRehabZunosaki Ltd.)聯合創始人及行政總裁張晧程先生(IBCE 2016探討尖端科技在醫療保健和復康帶來的革命性發展,為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school news-mim-forum-2023-24-06
MiM論壇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互動平台,向行業領袖學習,幫助他們面對商業世界的挑戰。
school news-mim-forum-2023-24-07
MiM論壇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互動平台,向行業領袖學習,幫助他們面對商業世界的挑戰。
school news-mim-forum-2023-24-08
MiM論壇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互動平台,向行業領袖學習,幫助他們面對商業世界的挑戰。
school news-mim-forum-2023-24-09
MiM論壇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互動平台,向行業領袖學習,幫助他們面對商業世界的挑戰。

用心感知城市底色 捕捉商業脈搏

一座城市有萬千面孔,在不同人眼中亦自有其獨到的風采。房地產從業者蔡韻潔(Dlysia)(房地產理學碩士 2016)是土生土長的廣東人,在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求學後於香港落地生根。幾年來,從新鴻基到九龍倉,Dlysia遊走在大大小小的商場和商鋪之間,本著好奇和新鮮感去感受城市的多樣風貌,從而捕捉到當中的商業脈搏。

與香港的不解之緣

自小生活在大灣區,加上精通普通話和廣東話,Dlysia對廣東省城市有著一份親切感。她在廣州的大學畢業後到酒店實習,本著對酒店業的興趣,2015年攻讀中大商學院房地產及旅遊資產管理碩士課程,卻成為人生轉折點。 在港中大商學院的牽線搭橋下,她轉入房地產行業。「當時碩士項目要求學生到不同地方做地產項目的實地考察,還邀請了恆隆、新鴻基等地產巨頭高層分享經驗。在這種潛移默化全方位的培養下,我逐漸建立了對房地產行業的認知和興趣,也因此決心『跳槽』到房地產行業。」 她回憶道。

從隻身來港的懵懂學生到現在成為「香港人」,Dlysia笑指這份適應能力大概離不開她的「職業病」:「這個職業(房產從業者)要求我對商業區有深度洞察力,因而大灣區每每有新商場開幕,或周邊店鋪冒出來,我總會忍不住去打卡一探究竟——這個品牌來自哪裡?是否屬於某個集團?它針對的客群是什麼?店鋪設計和產品包裝是否跟其定位相匹配?」而這一系列自問,賦予了她一條觸摸香港的管道:「我能一直觀察到周圍環境的新動態,所以不管對香港的工作還是生活,我都持續保持著好奇和新鮮感。」

把握城市的脈動

談起房地產工作,Dlysia眼裡總是充滿熱情。她直言商場租賃是地產很重要的一環,在不同市場的定位策略也不盡相同:「在一些成熟的商場,我們主要進行現有品牌組合的升級和樓層及區域定位的調整;而在一些城市的新區,我們甚至要參與籌劃一個商場從無到有的建設。」

透過參與了不同地區和等級的商場租賃項目,Dlysia也漸漸體悟到商業空間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疫情期間,由於社交限制,部分門店品牌相應萎縮;在疫情緩和時,消費者的健康意識日提升,各類輕食和乳酪店紛紛開設;同樣隨著居家日子的增加和居家辦公的習慣形成,人們也更加關注家居品類如家居香氛、家庭電器等。」相較於官方管道,她視商場調研為更「貼地」的了解消費者和商家的方式,並得以在個體間捕捉到城市中的商業脈動。

多年來穿梭在不同大灣區城市,Dlysia見證著深港兩地日趨頻繁的人員流動。自從恢復全面通關後,她欣然地看到港人主動北上深圳,並積極探索內地的商業環境。她指出,香港與內地的商場各具特色,深圳的商場有包羅萬有體量巨大的大型商場,休閑的街區式商場,濱水商場等各具特色,而香港的商場如K11 MUSEA,海港城等商場則更具風向目標重要地位,並不輕易替代。「我相信,兩地居民在新鮮感的驅動下互通有無 ,對於大灣區的融合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她分析道。

開放胸襟 探險新領地

目睹最近的南下的港漂大潮,Dlysia宛如看到了八年前的自己。作為過來人,她非常鼓勵新一代港漂走出舒適圈,以生活作為切入點真正融入香港,比如通過學習廣東話,發展興趣,參與本地活動等方式都更快地結識本地朋友。「這些年穿梭在不同的區域,搭天星小輪過海跟朋友聚餐,乘叮叮車遊覽港島順便吃個早午餐,周末西九龍曬曬太陽看看海,或者到離島一探究竟,這種日常的融入給我帶來了莫大的歸屬感。我相信只要勇於探索,用心感受這座城市,你能感受到香港獨特的多元化與魅力。」

Image_20231114155840
Image_20231114155614

原文在2023年12月4日發佈於中大商學院校友網頁上,獲中大商學院校友事務與發展辦公室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