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創新商管教育履行社會責任
在古紀達博士的實體和網上課堂中,不難發現學生經常透過模擬商戰遊戲、商業案例鑽研學習,甚至製作有關經濟學概念的短片。這位經濟學學者喜愛以獨特創新的課堂體驗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趣味,並引領他們進入教科書和理論以外的世界。
古博士指出:「學生可能會覺得網上課堂比實體課堂枯燥乏味,寓學習於遊戲能令教學內容和當中的數學變得精彩有趣。我希望學生透過現實場境中運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藉此增強他們的使命感造福社群。」
為使命奮鬥的教育工作者
我的教育理念是在創新的時代培養對社會有承擔的領袖,他們不僅要精於商業技能,而且有志於造福社群。
—— 古紀達博士
古博士是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系高級講師,並兼任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主任,也是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的經濟教育計劃副主任。
身兼多個職銜的古博士,對教育充滿熱誠,也有很強的使命感。「我的教育理念是在創新的時代培養對社會有承擔的領袖,他們不僅要精於商業技能,而且有志於造福社群。因此我的課堂總是圍繞科技創新和社會公益設計出來。」
古博士深信企業並非空中樓閣,而是需要切切實實地不斷造福社會和大眾。有見及此,他相信成功的企業在賺取利潤之餘,還應該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美國哈佛大學學者米高·波特(Michael Porter)和馬克·克雷默(Mark Kramer)在2011年提出了創造共享價值(Creating Shared Value, CSV)的概念,至今這仍是最重要的商業概念之一。我認為學生應該學懂此概念,尤其是在疫情後的新經濟環境下。」
適應新常態 重構教學方式
古博士喜歡在教學中引入案例,並強調邊做邊學(Learning by doing),以協助學生將抽象的理論和知識在現實世界中活學活用。
「學生必須運用其學科知識、分析技巧、解難能力和創意來克服現實世界的商業難題。 在此過程中,他們還將培養到畢業後投身社會所需的管理知識和技能。」
然而,課堂在疫情期間轉移到網上,教學方法也需要不斷創新,才能繼續為學生帶來新體驗。對此,古博士發現網上學習雖然有其局限性,但也提供了很多新機會。「我們可以更容易邀請到本地以至世界各地的演講嘉賓和學生來到我們的虛擬課室。」 例如在「責任企業」課程中,古博士邀請了來自台灣、日本、波蘭和英國的教授講述當地的責任企業和社會企業案例,課堂效果超出了他的預期。
古紀達博士邀請了來自台灣、日本、波蘭和英國的講者,與中大和國立嘉義大學的學生進行一場關於責任企業的虛擬研討會。
「參與課程的幾位教授專門為此編寫了多個案例,讓學生深入了解到各地責任企業的實踐方式和所面對的問題。」該課程與國立嘉義大學聯合進行,香港學生能透過參與課堂討論和網上活動與台灣學生交流。「許多學生認為這次體驗極具啟發性,擴闊了他們的全球視野。我們將進一步探討這種教學方式的潛力。」古博士说。
課本知識學以致用
古博士還熱衷於設計令學生耳目一新的課外體驗,讓他們充分把握學習機會來充實自己。他成立了一個名為BESGO(Business Education for Social Good)的平台,專門推廣創造共享價值、企業社會責任、社會企業,並推行社會創新的商管教育。
早前,BESGO與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合辦「社會創新人才訓練營」,安排學生到訪深水埗和葵青區的社區與社企,親身了解街坊面對的問題和挑戰。他們還參加了工作坊,一起構思各種方法讓企業在維持合理利潤回報之餘,亦能為社會公益獻出力量。
在另一個項目中,學生參與了與K11 購物藝術館合作的CSV諮詢項目,為一個名為Brainrental的本地藝術組織旗下的「Digital Fitness」展覽設計和實行宣傳計劃。
許多學生表示,活動讓他們大開眼界,有關體驗是無法從課堂或書本學到的。
—— 古紀達博士
向學生和社會傳遞正面影響
古博士還與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系教授馮嘉耀於2015-16年度展開了「青年經濟學人計劃(YES)」,旨在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夠實踐社會使命並促進教育公平。在「學校起動」計劃的支持下,YES計劃安排學生義工運用他們的經濟學知識,教導弱勢社群的中學生,並擔任他們的人生導師。
吳偉儀(專業會計學學士2018)是其中一位參與YES計劃的學生,計劃對她帶來深遠的影響。她在中大修讀專業會計學時副修語言學(香港手語課程),畢業後加入一所中學以手語教導聽力受損及失聰學生經濟學。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開啟了一扇窗,讓學生們接觸到一個前所未見的新世界,因為此前沒有經濟科老師懂得手語,致使這些失聰學生無法接觸到經濟科的知識。此外,偉儀還與古博士合作推出了「手說經濟」計劃,不僅為教學資源加入手語,更拍攝網上影片作為輔助視覺教材協助失聰學生學習經濟科知識。
(左起) 老師吳偉儀, 張同學與古紀達博士 (相片由K. Y. Cheng提供)
古博士續解釋道:「這些社會體驗讓學生了解到,即使不是全面的社會企業,一般企業也能夠成為促進社會公益的力量。這樣,當學生畢業並投身業界時,便會思考自己的公司如何在賺取盈利之餘,也能夠顧及社會公益。 這就是我想灌輸給學生的觀念。」
教學熱誠燃燒不滅
若沒有源源不絕的熱情和無窮的創造力,怎能夠承擔起這麼多重任?古博士是如何保持教育熱誠呢? 古博士笑道:「有人說教書枯燥乏味, 但我認為這是一個鼓舞人心的事業。我喜歡與學生交流和探索各種可行的教學方法,而當我們經過共同努力做出成果,並得到學院、大學和其他專業機構的認同時,那一份成功感實在非常振奮人心。我在會議上分享見解和研究成果時,也會感到很滿足。但最能打動我的時刻,是當我看到學生享受我的課堂,尤其是當他們在課堂表現雀躍、熱情,從課堂內容得到啟發。」
懷着這樣崇高的精神,難怪古博士自2009年加入中大以來,已奪得多個實至名歸的教學獎項,包括學院卓越教學獎、學院教學優異獎、校長模範教學獎、傑出教學大使獎及 2020年度亞洲電子學習論壇(eLFA2020)模範教學獎銀獎。
擴闊新視野 締造新可能
企業願景變得愈來愈舉足輕重。
—— 古紀達博士
任重道遠的古博士還不斷肩負起各種各樣的職責。例如,他現時不僅教授本科生的商業經濟和分析課程,也任教會計學碩士課程、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和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自2017年起,他兼任中大商學院助理院長和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主任,在教育界留下了教學以外的成就和長遠影響。在即將來臨的八月,他將會接替王家徹教授出任副院長(本科課程),為大學社群肩負起更多重任。
展望未來,古博士表示:「我希望看到中大各個本科生課程之間能夠發揮更強的協同作用,並加強與校友的聯繫。我亦想為海外學生提供更多支援。」他對教學的熱誠沒絲毫減退的跡象。
他補充:「企業正在改變,反映當下的社會日新月異。企業願景變得愈來愈舉足輕重,我渴望看到中大學生能夠運用知識和技能來開創自己的未來,並造福社群。」
想在新常態下提升自己嗎?了解合適您的課程,與香港中大商學院一起探索您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