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重塑商界未来 探究科技人文合一之道

2022年底ChatGPT问世,生成式人工智能震撼全球,迅速成为热议焦点。商界各领域对此积极回应,从自动化工作流程、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以至加速新型医疗设备研发,人工智能都展现无穷潜力,并预计在2030年前能为全球经济增值高达13兆美元

尽管如此,人工智能的崛起也引发不少人对大规模失业的忧虑。研究指出,人工智能可能影响全球多达四成的工作岗位。"人工智能之父"Geoffrey Hinton于2023年离任Google时,曾提及人工智能的潜在威胁,更令大众深感人工智能对人类文明的威胁已是迫在眉睫。

在这场人工智能革命中,商界领袖应如何引领企业迎接挑战,实现新突破?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工作的本质?在人机协作的未来格局中,人类又如何发挥无可被机器取代的价值?人工智能究竟是解决全球难题的利器,还是会加深全球南北分歧和数码鸿沟?

以人为本?机器代劳?

中大商学院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崔成宇教授

人工智能在商业应用上的爆炸性增长,可追溯至COVID-19新冠疫情期间的劳动力短缺。随着疫情趋缓,各行业在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程上各有先后,发展之路充满不同挑战与变数。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商学院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崔成宇教授表示,以酒店业为例,疫情初期,酒店和餐厅大幅增加使用机械人,以在短期内解决人手不足问题。不过,随着试验推进,一些完全自动化的酒店逐渐减少对机械人的依赖。"人工智能虽有助提升效率,但人性化接触与个性化服务仍是酒店顾客的核心期望。"崔教授续指: "举例说,豪华酒店的家庭旅客更看重得到员工的真挚笑容与贴心互动,而非冷冰冰的机械式服务。"

崔教授补充道:"另一方面,主打商务旅客和与会者的酒店,人工智能应用则展现更大潜力。例如,先进聊天机械人如今能处理多样化的客户服务需求,如透过人性化的对话流畅地协助旅客预订房间,大大提升效率。"

传统上,酒店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行业,透过每一次与旅客的接触,为他们打造难忘的人性化体验。然而,崔教授认为,随着"协作机械人"——即与人类同共合作的机械人——的时代来临,酒店业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在合适的客户接触点上,将人工智能的高效与顾客追求的个性化服务结合,将服务水平提升至更高层次。

掌舵 人类领航

王文洋(环球商业学2022)

一些与人互动较少的行业中,采用人工智能的情况则更为普及。例如软件行业,以往需要逐行手动编写的代码,如今则可藉人工智能进行有效的预测和建议,大大简化开发流程。

来自Z世代的王文洋(环球商业学2022),毕业后联合创办了软件初创Flowclass,专注让教育行业将收款及与学生的沟通程序自动化。他提到,引入人工智能使生产力显着提升,"我们团队花在繁琐工作的时间减少了多达八成。"他解释道,员工经常运用人工智能工具提取图片中的资讯、编写代码以及设计网站,完成任务都只是一键之遥。

虽然要完成工作变得更快更容易,但要确保产品质素仍是一大挑战,"如果我们不了解如何从零开始建立一个网站,只是盲目依赖人工智能,最终可能只会得出劣质产品。"王文洋强调,人类的监督仍是核心,"若要交托人工智能执行任务,我们同样也应该掌握相当技能,才能使人工智能发挥真正的价值。"

随着人工智能在商界日渐普及,王文洋认为人类将有着重要而崭新的角色,"人类对人工智能的监管与情境管理,这将成为未来的关键。"

当一些领袖正在重新思考AI与人类的协作方向,试图改变商业格局时,另一些领袖则正在运用这项技术重写发展中国家的未来。

改写新兴市场规则的力量

洪劲松(工商管理学士1991、工商管理博士生)

人工智能在新兴市场拥有巨大潜力,一方面推动生产力,提高农业和制造业产量、刺激基础设施发展,并为小企业提供更优良的信贷渠道。此外,在解决环境问题、经济转型和提高生活质素方面,人工智能也有举足轻重的担当。各地政府经常依靠国际机构和多边发展银行,如亚洲开发银行,在数码转型过程中提供指导和技术援助。

于亚洲开发银行出任首席信息官和信息技术部门总干事的洪劲松(工商管理学士1991、工商管理博士生),正致力整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以革新其组织能力,使他们于亚太各地的工作事半功倍。同时,她正带领亚洲开发银行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分析质量和效率,为市场和企业迅速提供洞见。

"结合大数据,新型人工智能模型为我们提供更多知识见解,帮助我们为发展中国家制定更精准的政策和建议。"洪劲松续说,"这些模型能协助我们评估气候、灾害及市场风险。人工智能更可协助我们对多个领域的数据信息进行更全面分析,包括成本比较、减排、项目财务报表以及整理累积下来的种种经验。"

然而,人工智能要得到全面发挥,前提须解决数码鸿沟、改善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各地的渗透率,以及提升劳动人口应用数码科技的能力。洪劲松强调,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彻底释放人工智能在亚太区的经济潜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