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工商管理碩士學生赴桂林考察可持續發展創新理念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生早前出發到桂林,考察紡織服裝企業溢達集團(溢達)可持續發展園林「十如」的實例,探討可持續發展的商業轉型。這次考察由王劍教授帶領,是工商管理碩士課程LEAP@BEAM的獨有體驗之一。

school-news-mba-guilin-field-trip-02
school-news-mba-guilin-field-trip-03
school-news-mba-guilin-field-trip-04
school-news-mba-guilin-field-trip-05
school-news-mba-guilin-field-trip-06

作為紡織服裝的龍頭企業之一,溢達一直專注於可持續發展及科技創新,致力把負責任的生產方式融入大自然之中,減低行業所帶來的環境足跡。

school-news-mba-guilin-field-trip-08
school-news-mba-guilin-field-trip-07
school-news-mba-guilin-field-trip-09
school-news-mba-guilin-field-trip-10

考察期間,溢達的高級行政人員分享了企業轉型歷程,展示他們前瞻的技術和以人為本的策略。他們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體現在不同的營運層面,包括採用環保建築設計、為員工提供可持續制服及健康膳食。

school-news-mba-guilin-field-trip-11
school-news-mba-guilin-field-trip-12
school-news-mba-guilin-field-trip-13
school-news-mba-guilin-field-trip-14
school-news-mba-guilin-field-trip-15
school-news-mba-guilin-field-trip-16

於三日的旅程中,學生有幸與溢達管理層直接交流,並參與多種獨特體驗,例如以天然的靛藍進行布染。旅程結束前,學生分成不同組別,把課堂知識應用在真實營商環境,合作為溢達制定戰略商業計劃,並向溢達集團副董事長楊敏賢女士(MBA 2003)發表及即場獲得了寶貴的回饋。

這次深刻的體驗進一步說明企業利潤和社會價值是可以並存的,激勵學生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積極推動道德商業的實踐。

中大商學院2024屆畢業生慶賀卓越成就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第九十四屆頒授博士、碩士及學士學位典禮於2024年11月17日舉行。九所學院於11月14及17日舉行學士學位畢業典禮;而中大商學院則於11月16日舉行博士及碩士學位畢業典禮。

 

11月16日,超過900名畢業生和1,300名嘉賓齊集百萬大道,共同慶祝及見證珍貴時刻。典禮由中大副校長(策略發展)陳偉儀教授揭開序幕,並由榮譽嘉賓、以及獲得2024年度Beta Gamma Sigma香港中文大學分會榮譽會員名銜的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MBA 1994)致辭。作為資深科技領袖,黃先生鼓勵畢業生在職業生涯中善用科技推動業務,為香港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02_scaled
中大副校長(策略發展)陳偉儀教授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03_scaled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MBA 1994)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04

隨後,學位頒授儀式正式開始。五個博士課程和14個碩士課程的畢業生逐一上台,接受中大商學院院長周林教授及課程主任的祝賀。這個簡單而隆重的儀式象徵他們的學習旅程正式告一段落,展開人生的新篇章。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05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06
中大商學院院長周林教授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07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08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09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10
畢業生代表韓妙哲博士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11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12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13

同日,校友事務與發展辦公室為成績優異的碩士學位畢業生舉辦院長嘉許名單頒授典禮。周林教授祝賀並寄語得獎者:「在你們開展新旅程的同時,希望你們能銘記並實踐中大校訓『博文約禮』,致力成為一個富有同理心、責任感和誠信的領袖。」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22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21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23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20

當日,鄭裕彤樓設置了畢業主題的場景佈置及道具,吸引大批畢業生與親友到場拍照留念。此外,場內亦設有櫃位換取畢業專屬禮品及售賣紀念品的攤位,為這珍貴的日子增添氣氛。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14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15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16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17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18
school-news-graduation-2024-19

如欲查看畢業慶祝活動及院長嘉許名單頒授典禮的完整相冊,請按此

跨越國界追求商業卓越

亞太地區正成為全球發展焦點,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和人才。許多來自不同背景的研究生選擇入讀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深入了解中國和全球商業體系,提升技能並擴展人脈。中大商學院以其卓越的商業教育和香港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吸引眾多國際學生前來求學,拓展前景,實現抱負。

Aleksandr Volkov(管理學理學碩士MiM)

來自俄羅斯的壯志

來自俄羅斯的Aleksandr Volkov(管理學理學碩士MiM),家族經營農業企業。隨著父母計劃將業務擴展至中國內地,Aleksandr將負責這一戰略轉型。儘管他在經濟學、金融、管理和銷售方面有紮實的基礎,他仍認為自己需要更多的實戰經驗,並擴展國際企業管理的知識,這也是他選擇攻讀中大商學院管理學理學碩士課程的原因。

Aleksandr說:「中大是一所提供優質商業教育的頂尖院校。MiM課程專為有志於跨國公司發展的人設計,我認為這是最理想的選擇。」他相信企業財務課程將幫助他的公司實現國際化發展,而全球供應鏈管理和新創企業管理課程將為他建立跨國企業提供所需的知識。Aleksandr尤其欣賞中大互動教學方式和協作的學習環境,這不僅激發學生之間的交流,更深化學習體驗。他說:「幾乎每堂課都有分組任務、方案討論和項目作業,這對提升實戰技能大有幫助。」

Aleksandr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是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門戶。他聯繫了在大灣區工作的校友,並從他們身上獲得寶貴的商業環境和文化見解,這對他在未來開拓內地市場至關重要。

香港的多元文化也讓Aleksandr大開眼界,他說:「這裡是文化和傳統的大熔爐。學會與來自不同背景的人互動對我的職業生涯至關重要,也讓我更全面地理解國際商業世界。」亞歷山大對他的學習充滿期待,希望能以知識將自己塑造成新一代專業人士,應對全球商業挑戰。

趙素敏(金融學理學碩士)

植根韓國 放眼全球

來自韓國的趙素敏(金融學理學碩士 MSc in Finance)對中國並不陌生。她在北京完成高中和本科學習後,決心以香港作為橋頭堡,尋求亞太地區的金融職業機會。趙素敏認為,香港作為連接內地與世界的商業樞紐,加上其獨特的東西文化融合,無疑是學習和體驗中國及國際商業環境的最佳地點。

她選擇中大商學院,不僅因為這裡能提供深厚的金融知識,還能緊跟可持續金融、金融科技和ESG等新興趨勢。她說:「中大的核心和選修課程緊扣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確保我們獲得全面的學習體驗。我相信所學的知識能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大派用場。」

中大提供的實地考察和交流機會,即使是一年制課程的學生也能參與,這讓趙素敏對獲得不同形式的學習體驗充滿期待。此外,她亦期待學校的職業發展服務能為個人生涯規劃提供有效的支援。

趙素敏一方面對提升金融專業知識以及結識新朋友感到興奮,但同時也深知一年制緊密集式課程的挑戰。儘管如此,她仍然充滿信心:「在教授和導師的指導下,加上金融學理學碩士團隊的支持和妥善安排的課程,我一定能順利完成這段學習旅程。」

陳瑋嚴(金融學理學碩士)

接通科學與金融之橋樑

出生於馬來西亞的陳瑋嚴(金融學理學碩士 MSc in Finance)自14歲起便在新加坡求學,一直渴望探索世界並拓展視野。雖然他的學術背景以科學為主,但對金融產生濃厚興趣,推動他選擇到中大商學院進修。陳瑋嚴認為,中大金融學理學碩士課程及其學術環境,是他職業轉型的理想平台。他說:「這個學位不僅能幫助我從科學轉型至金融,還能提升我的投資分析技能,為我在金融領域的成功奠定基礎。」

陳瑋嚴深知中國在全球經濟中舉足輕重,因此決心研究中國的金融動態,彌補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的認知不足。他說:「香港為接觸跨國銀行和中國金融體系提供獨特的機會。在中大,我可以修讀中國金融等課程,並前往全球金融樞紐如德國法蘭克福考察,開拓全球視野。」

面向世界的同時,陳瑋嚴也打算利用中大商學院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強大聯繫,擴展他的專業網絡:「中大商學院的連串活動,包括招聘活動、企業交流、行業講座等,都是認識同學、教授、校友和行業專家的絕佳機會。這些聯繫能為我們踏入大灣區敝開大門。」陳瑋嚴對重投校園生活充滿憧憬:「我期待在中大商學院度過充滿成長和學習機會的一年,這不僅是職業發展的機會,也是一段探索自我的旅程。」

首屆亞洲世紀論壇匯聚智慧 共商亞洲未來

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課程金融工商管理碩士課程辦公室聯合主辦,首屆亞洲世紀論壇於2024年8月10日圓滿結束。超過250位思想領袖、行業專家及校友聚首一堂,深入探討重構亞洲世紀的關鍵力量。

在開幕致辭中,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溫帶達教授及金融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顧朝陽教授強調了亞洲在全球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

mba-fmba-asian-century-summit-2024-02
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溫帶達教授
mba-fmba-asian-century-summit-2024-03
金融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顧朝陽教授

在主題演講中,香港交易所集團副行政總裁、聯席營運總監及市場聯席主管姚嘉仁先生強調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對亞洲經濟增長所擔當的重要角色。香港科技園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MBA 1994則圍繞亞洲在科技、商業及教育領域的思想領導地位發表主题演講。

mba-fmba-asian-century-summit-2024-04
香港交易所集團副行政總裁、聯席營運總監及市場聯席主管姚嘉仁先生
mba-fmba-asian-century-summit-2024-05
香港交易所集團副行政總裁、聯席營運總監及市場聯席主管姚嘉仁先生
mba-fmba-asian-century-summit-2024-17
香港科技園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
mba-fmba-asian-century-summit-2024-18
香港科技園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

隨後的演講和圓桌討論,聚焦探討在亞洲世紀中推動增長的關鍵力量。新加坡電信有限公司副首席執行官葉安娜博士(BBA 1991概述了亞洲各種機遇和挑戰,強調跨境合作在推動地區經濟增長至關重要。低碳金融亞洲行政總裁杜國倫先生(MBA 2005指出,不同界別和行業需共同合作,為可持續發展未來作出貢獻。招商銀行原首席經濟學家兼招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丁安華教授,闡述香港促進中國企業走向全球的獨特地位。

mba-fmba-asian-century-summit-2024-06
新加坡電信有限公司副首席執行官葉安娜博士
mba-fmba-asian-century-summit-2024-07
低碳金融亞洲行政總裁杜國倫先生
mba-fmba-asian-century-summit-2024-08
招商銀行原首席經濟學家兼招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丁安華教授
mba-fmba-asian-century-summit-2024-09
mba-fmba-asian-century-summit-2024-10
mba-fmba-asian-century-summit-2024-11

論壇以校友座談會作結。中電控股首席執行官蔣東強先生(MBA 1998港燈電力財務總監黃劍文先生(MBA 1985及其他傑出校友分享他們的領導和事業生涯,內容發人深省,為本次活動畫上完美句號。

mba-fmba-asian-century-summit-2024-12
中電控股首席執行官蔣東強先生
mba-fmba-asian-century-summit-2024-13
港燈電力財務總監黃劍文先生
mba-fmba-asian-century-summit-2024-19
mba-fmba-asian-century-summit-2024-14
mba-fmba-asian-century-summit-2024-15
mba-fmba-asian-century-summit-2024-16

特別鳴謝亞太結構融資公會、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港澳馬來西亞商會、新加坡商會(香港)對是次活動的慷慨支持。

企業管治新定義 透明開放驅動可持續未來

隨著可持續發展演變成全球關注的重要課題,「企業管治」(Governance)被納入商界核心議題,成為「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三大支柱之一。近年「企業管治」已被重新定義,從以往純粹關注公司內部控制和管理結構,擴展至涵蓋不同持份者的利益,並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成效衡功量值。然而,「企業管治」亦非純粹應付各項環保指標和審計。新世代的企業該如何重新想像「企業管治」,將可持續發展的層次提升,達至企業、環境和社會的三贏局面?

「企業管治」廣義涵蓋企業如何平衡投資者、管理層、顧客、供應商、政府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和互動,其核心元素是透明度和信任度。根據專業服務機構羅兵咸永道一項調查,77%的投資者表示希望了解更多他們投資的企業在ESG轉型上的進展,但在企業缺乏實際行動和無法透明揭露ESG資訊的情況下,近半數受訪投資者表示將撤資。儘管如此,有財務機構的報告指出,企業在提升經營透明度時,由於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技術來建立和維護數據管理系統,更有可能暴露商業機密,讓不少企業對此持保守態度。

自主變革創造經營環境

香港首間紙包飲品盒回收漿廠及教育中心喵坊(Mil Mill)聯合創辦人葉文琪 (工商管理學士—市場學1987、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2001)深信,提高企業透明度對企業營運絕對有利。他說:「以喵坊為例,我們期望通過提高透明度,讓公眾充分了解廠房如何處理回收物料,能使我們爭取到客戶信任。」

喵坊工廠公開展示回收過程,建立公眾對行業的信任(圖片來源:喵坊)

坊間有些企業或許會對提高公司透明度感到不安,只是出於合規考慮而勉強為之;葉文琪則指,他的公司樂意開誠布公,將「企業管治」的概念透徹地執行。對葉文琪而言,「企業管治」並不是一份呈交監管機構的功課,他反而會採取主動,邀請公眾從源頭到末端共同監察企業運作。他解釋:「公眾對回收業本來已缺乏信心,我要讓市民認識廢紙回收是甚麼一回事,讓他們目睹整個過程,眼見方可信,正是這種透明度,建立了公眾對我的企業,以至整個本地回收業的信任。」

喵坊以自負盈虧的商業模式運作,本地人手及土地成本高昂,盈利能力相當有限。可是由於喵坊的營運透明度高,為企業建構出可信、實幹的形象。同時,葉文琪一直營運其他類型的環保業務,包括商業機密文件銷毀服務、綜合廢物管理及顧問服務。喵坊的品牌效應,成功帶動其他環保業務的發展,成為企業的主要盈利來源。葉文琪說:「在我的營運模式中,當公眾對企業的信任建立起來,便能催生出一種可持續的盈利模式。」葉文琪的營運策略,正正迎合了社會環保意識不斷提高的浪潮,將普遍視為束縛的「企業管治」轉化成潛力無限的商機。

喵坊聯合創辦人葉文琪通過徹底透明化開創企業管治新方向

超越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管治」

正如一家國際諮詢機構的研究報告指出,在ESG三重平衡中表現優異的公司,他們的年度股東回報率超過單單在財務指標上表現優異的公司2個百分點,反映企業對ESG作出強而有力的承諾,能為股東提供更高價值。這充份說明了,對ESG的重視,尤其是積極投入改善「企業管治」,不僅是一種社會責任,更是開拓新的商業機遇、提升企業價值和競爭力的關鍵策略。

中大管理學理學碩士學生赴日本山陰地區助發掘旅遊潛力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管理學理學碩士(MiM)課程學生於2024年5月28日至6月7日前往日本山陰地區,開展「企業諮詢研習」專題項目(Capstone Project)。這次學習之旅與山陰旅遊組織合作,挑戰學生為釋放該地區的旅遊潛力制定策略。

「企業諮詢研習」專題項目是MiM課程的重要部分,旨在讓學生將課堂知識應用於實際商業挑戰中。今年,學生需制定方案以解決山陰地區旅遊業面臨的挑戰,包括處理對外交通問題和制定有效的推廣策略。

在為期11天的行程中,學生積極投入研習活動,針對山陰的地區特性提出獨到且具創意的方案,包括打造山陰地區品牌、改善產品分銷、為偏遠地區制定策略、推廣自然活動,以及提升文化和歷史旅遊體驗。他們的方案旨在振興當地旅遊業,吸引更多國際遊客,特別是來自香港和內地的遊客。

其後,學生們一連兩日向山陰旅遊組織高層管理人員進行匯報,闡述他們促進區域旅遊業的解決方案。這種實踐經驗為學生的觀察、探索、解決問題和應用課堂知識提供了寶貴機會。

Presentation_05
中大管理學理學碩士學生向山陰旅遊組織高層管理人員闡述創新旅遊策略,提出促進當地旅遊業的解決方案。
Presentation_03
中大管理學理學碩士學生向山陰旅遊組織高層管理人員闡述創新旅遊策略,提出促進當地旅遊業的解決方案。
Champion
中大管理學理學碩士學生向山陰旅遊組織高層管理人員闡述創新旅遊策略,提出促進當地旅遊業的解決方案。
Final Presentation Group Photo
中大管理學理學碩士學生向山陰旅遊組織高層管理人員闡述創新旅遊策略,提出促進當地旅遊業的解決方案。
Media_Dora
管理學理學碩士(MiM)課程主任劉芷申教授,以及於匯報中得獎的學生,接受日本媒體訪問。
Media_Best Presenters
管理學理學碩士(MiM)課程主任劉芷申教授,以及於匯報中得獎的學生,接受日本媒體訪問。
Media_Winning team_01
管理學理學碩士(MiM)課程主任劉芷申教授,以及於匯報中得獎的學生,接受日本媒體訪問。

除了專題研習,學生們還參觀了國際知名的「萬士得汽車製造廠」和充滿日本文化風情的「壽製菓株式會社」,加深他們對日本商業環境的理解。這些經歷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該地區獨特的優勢和挑戰。

Company Visit - Mazda
作為學習之旅的一部分,學生參觀汽車製車廠萬事得和糖果商壽製菓株式會社,深入了解日本商業實踐,加強對該地區產業格局的認識。
Company Visit - Mazda_01
作為學習之旅的一部分,學生參觀汽車製車廠萬事得和糖果商壽製菓株式會社,深入了解日本商業實踐,加強對該地區產業格局的認識。
Company Visit - Kotobuki_01
作為學習之旅的一部分,學生參觀汽車製車廠萬事得和糖果商壽製菓株式會社,深入了解日本商業實踐,加強對該地區產業格局的認識。

亞洲商學院交流合作 引領可持續未來

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課程辦公室與MBA China聯合主辦,首屆亞洲商學院可持續發展論壇於2024年3月28日圓滿結束。

論壇以「創新與協作:引領亞洲商學院未來發展」為主題。60多位來自亞洲知名商學院的教育領袖及業界領袖共聚一堂,為促進數字時代下可持續發展作出交流。

school new-mba business school sustainability forum-02
中大商學院副院長(國際交流)趙善銘教授
school new-mba business school sustainability forum-03
中大商學院副院長(國際交流)趙善銘教授

中大商學院副院長(國際交流)趙善銘教授為論壇致開幕辭。趙教授指出商業教育在推動可持續發展起著關鍵作用,並說明可持續發展在金融科技及綠色債券等創新領域上的最新動向。

school new-mba business school sustainability forum-04
溢達集團副董事長楊敏賢女士(工商管理碩士2003)
school new-mba business school sustainability forum-05
溢達集團副董事長楊敏賢女士(工商管理碩士2003)

溢達集團副董事長楊敏賢女士(工商管理碩士2003)在主題演講中,以位於桂林的溢達可持續發展園林作商業案例,闡述集團如何實踐製造業與大自然和諧共存,強調企業在永續發展中發揮領導作用至關重要。

school new-mba business school sustainability forum-06
中大商學院副院長(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溫帶達教授
school new-mba business school sustainability forum-07
中大商學院副院長(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溫帶達教授

中大商學院副院長(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溫帶達教授強調商學院應及時擁抱改變,為未來千變萬化的商業環境做好準備,以應對亞洲面臨的新挑戰。

此外,論壇亦有其他多位演講嘉賓,其中包括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院長易靖韜教授和南開大學商學院院長白長虹教授。

中大商學院與AWS合作培育精通雲端的商業領袖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與全球領先的雲端服務供應商Amazon Web Services(AWS)宣布合作,攜手提高行政人員和商界領袖的數碼能力。

透過此次合作,AWS為既有與未來的領導人才提供基礎雲端培訓,協助組織決策者具備數碼、雲端與營運的知識。培訓將提供預中大商學院的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課程(EMB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碩士課程學生,集中分析最新行業趨勢和雲端技術的商業價值,旨在裝備學生回應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以相關知識和技能領導變革並抓緊機遇。

中大商學院院長周林教授提到,大學本科課程現已涵蓋數碼素養及計算思維,他強調將科技融入碩士和高級管理人員教育的重要性。 他表示:「透過與 AWS 的合作,我們將學術與科技和創新結合起來,使專業人士和管理人員能夠在數碼經濟中走在最前。」

中大商學院院長周林教授

AWS香港業務發展總監蘇小龍先生強調:「成功轉型的關鍵是需要決策層級,自上而下推動組織全面具備雲端熟練度。AWS致力培育數碼人才,我們已為香港超過十萬名人士提供雲端技能的培訓,我們相信數碼人才會為香港帶來巨大的創新動能。」

AWS香港業務發展總監蘇小龍先生

中大商學院與AWS共同宣布合作

以盼望和信心迎接柳暗花明

西班牙桑坦德銀行亞太區首席執行官孔旭洪(Antony)(BBA 1982,MBA 1984)從最初修讀化學到轉修會計,又從石油化工轉戰金融,回看每個人生的轉捩點,他是既坦然亦感恩。

自謙不比別人聰明,他的性格卻比別人多一份樂觀和永不言敗的毅力,憑着信心和希望,扭轉逆境,迎來海闊天空的美景。

定睛困難後的海闊天空

訪問甫開始,Antony便強調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中大畢業生,自己的經歷僅是香港人在過往幾十年奮鬥的寫照。他感恩一直有良師益友的提拔,也因着信仰的關係,凡事總比別人少了一份憂慮。「有些人面對決擇時會舉措不定,甚至過份分析,但我不曾有過一刻猶疑不決,忐忑不安的。」大學時眼見自己不是讀化學的料子,剛好自選的會計考獲全班第一,便毅然申請轉科,可惜申請被拒。「『此路不通』只是一個信號,提醒你是時候要加倍努力了。在力爭到底之下,我最終獲得面試的機會。」他笑稱幸好商學院最終錄取了他,否則憑化學科成績可能未必可以順利畢業。

享受拆解疑難的他,有一個獨特的解難方法:「大部分人會聚焦在那難題上,但我會將焦點放在解難之後的那一片海闊天空中。能夠突破自己,達到更高的層次,那份喜悅就成為激勵我的力量,推動我努力思考解決方法。」

懷遠見定策

近年環球經貿經歷疫情和戰爭等衝擊,很多人對未來並不樂觀,總覺得最好的時代已過。不過,Antony看到的不是「山窮水盡疑無路」,而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認為低點過後必迎來最大的機會,並舉例稱,自己97年在美林工作時,一夜間失去最大的客戶,面臨被解僱,但因上司的信任,竪日便被安排接管另一個更大的客戶。「對未來要抱有信心,當下亦要不失勇氣,繼續做正確的事。越似困難重重,越不能被問題牽着走,更要做準分析和思考,在絕處找出機會。這幾年間我們正正就在這個環境中引領客戶突圍,讓我們獲得很大的滿足感。」

Antony指,在自己畢業的年代,從未有人想像過一所外資銀行會讓一名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人擔任CEO。他的故事亦證明積極面對未來的重要。

在投行毫不留情的競爭環境下打拼超過30個年頭,讓Antony煉就出無比的韌力,但在言談之間,卻不難發現他相當親和。他坦言自己習慣以理性主導,昔日只專注事情而非同儕感受,但人生閱歷讓他看得更寬闊,明白不應只為自己「Think Big」,更要益於同事、助於客戶、放於社會。「這個世界是可以共贏的,幫助同事進步,同事又為客戶多想一步,最終客戶生意愈做愈好,我們都會受惠。」

他認為開放的態度是創造共贏的前題,並舉例指中國在電動車、電池儲能、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輸電等範疇上屬世界首屈一指,當全世界在強調碳中和目標時,若然香港銀行界能客觀行事,助人惠企,協力興商,把握優勢協助國內企業面向全球,定能締造更美好的世界。他亦期望香港人不要為個人的發展設限,要放眼於更大的市場去學習和成長,善用大灣區「9+2」的比較優勢,互助互惠,前途將會更海闊天空。

Antony分享:「『Think Big』思維被視為商界的金科玉律,但作為領袖,我們焦點不應在自己,而是應該要為其他人Think Big。」

永不放棄 發揮優勢

由BBA到MBA,Antony在中大度過了六個寒暑,他笑言最大的收獲是認識了太太蘇穎潔(BBA 1982)。「人生的學業、事業、家庭都與中大密不可分,中大帶給我的喜悅是不可言喻的。」當年遇上信任他的恩師,如會計系的孫南女士、MBA的John Espy教授,得以發揮所長,今天Antony亦希望藉MBA課程顧問委員會成員的身份,分享實用的知識,提升同學的競爭力和抗逆力,幫助他們應對萬化不定的商業世界。

他以自身經歷鼓勵即將畢業的同學,要永不放棄。以歷史為鑑,據事實為本,懷遠見定策,持人本而為,「每個人的人生都必定經歷挫敗和不順利,所謂的贏家,是那些能從困難中獲得啟發,勇敢站到最後的人。 」

原文在2023年1月5日發佈於中大商學院校友網頁上,獲中大商學院校友事務與發展辦公室授權轉載。

中大商學院宣布接受GMAC高管評估考試

此舉旨在助力大灣區內外的人才招募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宣布,該校兼讀制工商管理碩士(MBA)課程的招生流程接受GMAC高管評估(Executive Assessment)考試,即時生效。

GMAC高管評估考試 Executive Assessment(EA考試)是由全球領先商學院組成的管理專業研究生入學委員會(GMAC)提供和管理,它是一項專門用於幫助商學院更好地評估經驗豐富的申請者的入學考試。中大商學院是大中華地區第一所將EA考試納入兼讀制MBA課程收生評估的院校。至此,全球有100多所頂尖商學院在招生流程中採用EA考試,中大商學院也成為其中之一。

GMAC高級副總裁兼市場開發主管 Ashish Bhardwaj表示:「隨著亞洲在職MBA不斷推出優秀的項目,排名不斷上升,在招生流程中納入EA考試無疑將有助於像香港中文大學這樣的商學院吸引本地區內外高質量、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

根據GMAC最新發布的年度商學院申請趨勢調查結果,在大中華區接受調查的商學院中,近60%的項目報告總申請人數有所增加,這是連續第二年出現增長。隨著申請人數的增長,對增加選擇性的需求也在上升,從而促使商學院更廣泛地使用像EA考試這樣的評估解決方案,在錄取過程中提供透明度、效率和公平性。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溫帶達教授表示:「我們接受EA考試的成績是因為我們認可GMAC的高質量評估,以及它對管理專業研究生教育的價值。我們的課程銳意吸納經驗豐富的一流人才,滿足我們在學術上嚴謹性的要求,從而使我們能夠保持國際高標準。」

EA考試共有40道題,包括三個部分,每部分的時長為30分鐘,需要適度的備考。它是專門為經驗豐富同時又日程繁忙的申請者設計的。該考試在全球超過600個考試中心全年提供考位,同時提供在線測試。

GMAC產品管理高級總監Elaine Albers表示:「EA考試有助於院校評估申請者對其項目的準備情況。它還能讓申請者展示自己對攻讀商科研究生學位的決心。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和其他數百個商科項目給予充分信賴,因為這項考試是招生流程中一個客觀的商科申請人評估工具。」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簡介

中大商學院成立於1963年,是亞洲區內首間開辦工商管理學士 (BBA)、工商管理碩士(MBA)和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和會計碩士 (MAcc) 課程的商學院。中大商學院由兩個學院及四個學系組成,包括會計學院、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系、金融學系、管理學系及市場學系。中大商學院共提供10個本科課程及20個研究生課程,包括碩士及博士課程,學院現有4,600逾名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學生。

中大商學院的EMBA課程在2022年《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百強排行榜排名全球第24位,而MBA課程則於在2022年排名全球第50位。中大的商界校友人數逾40,000人,為香港各商學院之冠,其中不少校友為政府和商界的領袖與精英。

www.bschool.cuhk.edu.hk

GMAC簡介

GMAC管理專業研究生入學委員會是一個由全球領先研究生商學院組成的以使命為導向的協會。 GMAC致力於為管理專業研究生教育行業提供世界一流的研究、行業會議、招生工具和評估測試,以及幫助申請者完成高等教育求學之旅所需的資源、活動和服務。由GMAC主辦並管理的管理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GMAT™),是全球廣泛使用的研究生商學院入學評估考試。

每年有超過1200萬潛在申請人依靠包括mba.com, gmat.com.cn在內的GMAC的媒體矩陣,來了解MBA和商科碩士項目,與世界各地的院校聯繫,準備並註冊考試,然後獲得成功申請MBA和商科碩士項目的建議。 BusinessBecauseThe MBA Tour是GMAC的子公司。 GMAC是一個全球性組織,在中國、印度、英國和美國設有辦公室。

www.gm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