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健康、低碳排放食物加入餐單

新研究發現,「可持續消費」在中國普及流行,消費者願意付出更貴的價錢選購碳排放量低的食品

聯合國於2015年就往後15年的發展提出了一個可持續發展議程,當中包括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DG),旨在為2030年實現全球和平與繁榮提供藍圖。議程核心目標之一,是「消除飢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狀況和促進可持續農業」。

實現這些政策目標對許多發展中國家以及中國等新興經濟強國的未來非常重要,但它們亦是一項艱巨的挑戰。世界人口於2022年達到80億,並正以每年約0.8%的速度上升。及至2050年,全球糧食產量預計將增加逾一倍,以滿足主要來自發展中國家與日俱增之需求

人口增長的速度不僅使實現糧食安全目標難以實現,而且發展中國家對高碳排放型肉類產品的需求也隨著他們的富裕而趨於增加。這一加速的趨勢在經歷了數十年經濟快速增長的中國尤爲明顯,對環境因此可能造成嚴重破壞,從而使農業可更持續發展的目標受阻。

動物蛋白需求持續上升

隨著西方飲食的普及,消費者對牛肉及奶製品的需求不斷增加,並逐漸取代了其它動物性蛋白質。而以往的研究已證明,養牛業每產出100克蛋白質,其溫室氣體排放量是飼養雞隻或魚類的八倍。

此前的研究發現,養牛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高於養雞或者養魚。

糧食生產如何能在更有效地為更多人提供食物和營養之同時,減少生態環境的破壞及對自然資源的損耗?面對此一難題,近年來出現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法:改變消費模式 — 以可持續食品取代肉類及奶製品等高碳排放的食物。然而,消費者真有足夠的動力去改變他們的行為嗎?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一項新研究正好調查了促使中國消費者購買可持續食品的因素。這類食品以環保、合理利用天然資源(包括空氣、能源及水),且耗能量較低的方式生產。

該項研究題為《中國可持續食品生產的未來》,由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市場學系助理教授Francisco Cisternas聯同五位中大學者合作進行,他們分別是: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林漢明, Carolina Andrea Contador Sariego博士 ;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謝立亞、博士後研究員楊澍源,以及劉之光博士;另外,來自中國、加拿大和英國其他大學的學者亦有參與是次研究。

態度社會規範影響消費者的選擇

研究人員推論,消費者購買環保食品的意願取決於他們的意圖,而他們的意圖又取決於他們對這種購買行為的態度、他們所接觸到的社會規範、他們對購買這類食物的知覺行為控制,以及他們對食物品質的看法。

為了測試這一理論,研究人員以中國南北五個省份的2,422名來自城市及鄉村的消費者,組成具代表性的人口樣本,進行面對面的意見調查。他們選擇的五個城市 — 北京、南昌、西安、太原及瀋陽 — 反映了中國各地不同的入息水平。

研究發現,「可持續消費」在中國普及流行。

受訪者的行為態度是根據他們對農業生產使用土地及水資源所導致的濫伐森林、河流和湖泊乾涸,還有其他破壞的重視程度來衡量;而社會規範則通過審視受訪者是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來自政府、傳媒、專家、國際組織和社交媒體上的意見領袖的壓力影響下才購買可持續食品來作出評估。

知覺行為控制是根據購買的成本、便利程度,加上受訪者對認證機制和購買條件的意見來量度。而受訪者對食物成分、營養價值及益處的認知,以及對認證機制的信任程度,則用作衡量他們對可持續食品品質的看法。 被納入研究的認證機構包括國際組織、中國中央政府、當地大學及科研機構。

消費者購食物時優先考慮環保因素

「研究結果證實,中國消費者傾向於購買可持續食品,」Cisternas 教授指出:「在上述的四個因素中,行為態度是令人們選購可持續食品的最主要因素。」

「這些消費者並不僅僅考慮到食品安全等個人層面的利益,而是非常重視他們在食物方面的消費對環境造成之影響。他們盡量減少對非可持續食品的需求,並以可持續的選擇取而代之。」

Cisternas  教授表示,這種願意多付出金錢購買可持續食品的表現,或許是一種「綠色消費主義」—  它促使人們購買公平貿易的產品,而這類產品的價格較高,但品質不一定較好,卻仍能令消費者感到滿意。

研究結果證實,中國消費者傾向於購買可持續食品。

根據研究結果,其次促使人們購買可持續食品的因素是社會規範。官方宣傳,專家、學者及意見領袖在傳媒和社交媒體上發放的資訊,均影響着人們為購買環保食品而支付更高價格的意願。

消費者對食物品質的看法亦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其中營養價值以及對健康有益比食物成分更為重要。另一方面,較低的知覺行為控制水平(部分取決於受訪者住址與出售可持續食品的地方之間的距離)則一如預期帶來相反的效果。

加強食品認證機制 建立信任

「結果顯示,購買可持續食品的困難度高,會削弱受訪者的消費意願,」Cisternas  教授說:「這表示,讓購買可持續食品變得更方便,能使消費者更樂意購買這些食品。」

研究還發現,受訪者購買可持續食品的意願會受到相關認證機制的類別所影響 — 他們對中國中央政府發出的認證信任度最高。然而,與其他國家的消費者相比,中國消費者整體上對食品認證機制的信任度較低。

受訪者購買可持續食品的意願會受到相關認證機制的類別所影響

Cisternas  教授認為,由於是次調查具有代表性,調查結果可類推至整個中國以及情況相近的國家和地區,對糧食政策有一定的啟示。

他表示: 「當政府機構、專家、國際組織及意見領袖被認為值得信賴,他們通過傳媒及社交媒體傳播的訊息便更有可能改變消費者的行為。」

「政府應與其他機構合作,通過確保所提供的資訊具科學根據、準確、詳盡,並有效地向公眾傳遞,來增強消費者對可持續食品的信心。進一步改善認證機制、加強對遵守規章制度的監控,亦可有助於建立信任。」